(来源:经济日报)
转自:经济日报
稿件详情
7月26日,第二届高原康养论坛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举办。本次论坛以“汇聚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共享新未来”为主题,来自国内医学界、科技界的专家共同探讨高原康养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创新实践。
多位院士专家通过不同方式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在视频致辞中表示,青海在发展高原康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和资源优势,特别是在利用高原适度低氧适应机制破解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难题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对青海推动康养产业与中医药、藏医药融合发展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种特色模式值得推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在专题发言中详细分析了海东地区发展高原康养的综合优势,包括适宜的海拔高度、优良的生态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专业的医疗条件等。
论坛期间,与会代表围绕高原康养医学研究和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青海省政协主席公保扎西宣布第一期高原康养儿童夏令营、第一期高原康养成人训练营开营并授旗。
近年来,青海省依托海东市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便捷的交通优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风情,推动高原康养从理念走向实践。2024年9月,青海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首次将“高原康养”列为本地特色优势产业,明确提出“以高原康养为撬点,拓展生态旅游产业价值链”;今年年初,青海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和全省“两会”对“加快培育壮大高原康养产业”作出战略部署。在此背景下,青海省先后制定出台了《青海建设高原医学研究中心行动方案(2022-2025年)》《青海省推进高原康养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等重要政策文件,高质量编制完成了《青海省高原康养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年)》,为高原康养事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目前,青海省已挂牌成立高原康养创新中心和高原康养核心基地,初步构建了以高原康养为引领、“医养文体旅”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