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陶慧琳 通讯员 林越琪
7月25日,嘉兴王江泾镇运河文化度假区的喜马拉雅·陶仓理想村正式开业。当晚,一场融合前沿科技与潮流电音的“数字人音乐节”在此震撼上演并实现全球首发,标志着这座由百年陶仓焕新的空间,正跃升为吸引年轻人的文旅新地标。
百年陶仓拥抱潮流新生
独特的建筑美学、“喜猫”潮流IP、绿草坪热气球……建造于上世纪的陶氏粮仓,如今被一大片怒放的向日葵花海热烈拥抱,金灿灿的背景墙下更显新生气象。
每晚上演的“数字人音乐节”成为最大亮点,依托先进的MR混合现实技术,将虚拟数字人、赛博朋克未来场景、AI即刻电音加载于粮仓之上,古老的粮仓建筑化身为巨型的天然投影幕布和沉浸式舞台,体验者只需戴上一副VR眼镜,便可瞬间进入“异世界”。“体验感非常真实,特别新奇!”首次体验的游客柏江阳赞叹道。
以陶氏粮仓为基底,喜马拉雅·陶仓理想村被打造成集美学餐厅、艺术策展空间、陶仓VR剧场、野奢营地、陶庐野居民宿五大功能于一体的“理想村”。通过艺术场景、VR交互及MR混合现实技术,项目巧妙地将历史基因、潮流磁场与数字体验融合,精准对接年轻消费群体。便捷的地理位置也吸引了周边居民。“骑个‘小电驴’十分钟就到,孩子都二刷VR剧场了,在白垩纪看恐龙、在古埃及追落日,兴奋得特意叫上小伙伴一起来。”家住附近的黄婷婷已是第六次带孩子前来。
据喜马拉雅创新总部副总经理郑婷婷介绍,自5月1日试运行以来,陶仓VR剧场日均接待量已超300人次,充满野趣的营地也成为企业团建的热门选择,目前已接待十余次百余人的大型活动,“焕新后的粮仓成功转型为集休闲、娱乐与文化体验于一体的VR大空间剧场,为市民游客带来了全新的文化享受。”
“科技+文化”新模式引领文旅未来
深入“理想村”,“科技+文化”的创新模式在具体场景中生动呈现:灵活多变的艺术策展空间化身展现嘉兴文化瑰宝的“扩声器”,成为文艺青年的文化驿站,小众展览与独立艺术家的奇思妙想在此交汇流动;VR剧场则让游客瞬间穿梭于虚拟世界,尽享超现实的互动乐趣;紧邻的Tao·C美学餐厅则以优雅氛围、精致咖啡与美食,为这场感官之旅增添味蕾的享受……“理想村”没有抹去粮仓的历史痕迹,而是巧妙地运用其独特的空间结构和历史底蕴,植入了年轻人喜爱的沉浸式科技体验、潮流艺术空间、户外生活方式和宁静休憩地。
在郑婷婷看来,面对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的趋势,运营方要着力探索“内容生产”与“情感共鸣”的深度融合,寻求与游客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未来将持续推出脱口秀、沙龙等多元活动,丰富游客体验。我们相信,这种‘科技+文化’模式将引领文娱新方向,为游客创造更丰富的沉浸式体验。”
当沉睡的产业旧址被科技与创意唤醒,文旅地标正演变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活力纽带。它不仅点亮了城市的“面子”,更实实在在地驱动着区域发展的“里子”。
“喜马拉雅强大的会员基础为乡镇文旅导入了全新客流。结合本地丰富的旅游文化和资源,双方持续打造创新产品,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长三角游客前来打卡。”王江泾镇运河文化度假区综合办公室主任沈涛强调了项目的协同效应。
当文旅陷入同质化怪圈,嘉兴以“科技+文化”酝酿的这波创新,正开辟破局新路径——催生新场景、新应用、新模式。嘉兴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一个多方共赢的项目。乡镇有效盘活了存量资源,创造了新价值;年轻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消费体验新场景;运营方则开辟了前沿产品的试验田,为嘉兴文旅探索出了新模式。”
上一篇:英烈纪念碑搬进更好的家
下一篇:嘉报地址热线及订阅信息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