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智科技(002090)最新出炉的易主方案,表面看是金智集团转让控制权,背后却暗藏“分仓式”减持行为,面对如此“财技”,市场选择“用脚投票”。
7月23日,金智科技复牌,股价大跌7.86%,这也让拟入主的新实控人,股份还没拿到手,就处于“浮亏”境地。
究竟是何原因呢?
股权一分为三
股价复牌大跌
纵观金智科技最新易主方案,其一大特点是“分仓”。控股股东金智集团将其所持的20.03%股权,分了三份处置,有两份是出售给两家刚成立1个月的有限合伙制的股权投资机构,还有剩下的4.02%股份继续拿着。
具体看,金智科技7月22日公告,公司控股股东金智集团与南京智迪、浙江智勇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书》,金智集团拟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向南京智迪、浙江智勇转让其持有的金智科技股份6413.238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6.01%。
本次股份转让完成后,金智集团仍持有金智科技4.02%股份。
根据公告,经出让方与受让方协商一致,本次标的股份转让价款为7.05亿元。其中,南京智迪应向金智集团支付4亿元,浙江智勇应向金智集团支付3.05亿元,均以现金方式支付,每股受让价格为11元。
资料显示,南京智迪、浙江智勇均为新设的公司,成立于2025年6月。截至签署《股份转让协议书》,浙江智勇尚未完成私募基金备案手续。
在披露筹划公司控制权变更事项的上一个交易日,金智科技的收盘价为11.07元/股。此次控制权拟转让的交易价格,较停牌前公司股价低0.07元/股。
7月23日,金智科技复牌,公司股价低开低走,收盘价报10.20元/股,放量大跌7.86%,结束了6月23日以来,公司股价小步快跑的上涨趋势。
从交易数据来看,当日公司股票的换手率为16.14%,成交额为6.56亿元。
2024年年报显示,金智科技主要营收由发电厂电气自动化装置及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装置及系统、配用电自动化装置及系统、智能化产品及服务、IT服务相关产品及服务构成。近5年,金智科技业绩表现“不温不火”,除了2021年归母净利润超过1亿元以外,其余报告期在0.30亿元至0.72亿元震荡。
接盘方股权结构设计复杂
再看接盘方的实力如何。
根据公告,南京智迪、浙江智勇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双方构成一致行动人;赵丹、杭州领程星熠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领程星熠”)与肖明、杭州星航创耀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星航创耀”)签署了《一致行动暨共同控制协议》,双方对杭州浙创智汇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南京智迪的普通合伙人、执行事务合伙人,下称“浙创智汇”)实施共同控制。
该次协议转让完成后,金智集团将不再是金智科技控股股东,金智科技控股股东将变更为南京智迪,赵丹、肖明将成为金智科技实际控制人。
公告显示,南京智迪为2025年6月新设的企业,股权结构颇为复杂。浙创智汇作为GP对南京智迪的出资比例为0.50%,领程星熠、星航创耀、杭州卓达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卓达科技”)、上海同芯源企业管理服务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上海同芯源”)作为LP对南京智迪的出资比例分别为24.75%、24.75%、20%及30%。
杭州浙创华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浙创华盈”)、领程星熠、星航创耀、上海初芯源企业管理服务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浙创智汇的股份分别为36.36%、27.27%、27.27%、9.09%;赵丹、刘尕爱分别持有领程星熠99%、1%的股份,肖明、刘尕爱分别持有星航创耀99%、1%的股份。
换言之,赵丹、肖明二人通过控制的企业,共持有南京智迪的50%股份,通过《一致行动暨共同控制协议》、GP企业等方式取得南京智迪控制权,南京智迪再通过与浙江智勇签署《一致行动协议》,进而取得金智科技的控制权。
若按南京智迪在本次股份转让中受让股份的金额为4亿元计算,赵丹、肖明通过控制的领程星熠、星航创耀,仅需要出资约2亿元,便可获得金智科技的控制权。
公告显示,领程星熠、星航创耀对南京智迪的认缴出资额则不到1亿元,为0.99亿元。
《一致行动协议》显性违约成本低
根据公告,金智集团向南京智迪转让金智科技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9.08%;向浙江智勇转让金智科技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6.93%。
南京智迪与浙江智勇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约定本次交易交割后,南京智迪、浙江智勇为金智科技股东,双方在金智科技行使表决权时保持一致行动,双方根据本协议行使股东、董事的提案权、表决权等权利无法形成一致意见时,同意以南京智迪/南京智迪委派董事的意见为准。
值得注意的是,南京智迪与浙江智勇受让的金智科技股份相差仅约2.15个百分点。《一致行动协议》载明的显性违约成本,相对偏低。
公告显示,《一致行动协议》的双方均应切实履行约定的义务,任何一方违反约定的,应向守约方支付100万元违约金,并就其违约给守约方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另外,武义县金投产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武义县全资子公司,下称“武义县金投”)作为LP(有限合伙人)持有浙江智勇99%的股份。
有私募相关人士表示,武义县金投作为单一LP,尽管一般不参与私募的日常运营,但普遍会通过设置机制等方式保留重大决策权。
如此的违约成本,如何能巩固未来的一致行动人关系呢?这又是否对公司未来的实际控制权动荡埋下隐患呢?
这,不得不考虑。
最后还有一个“巧合”,在两个新接盘方成立的6月份期间,金智科技的股价一度明显异动。比如6月5日,公司股价开盘就瞬间涨停。第二天后大跌。
这是一种巧合,还是另有玄机?还有待监管机构核查。
作者:朱文彬 李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