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7月23日电(董时珊)在7月23日召开的第二届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能源院”)发布了《中国新能源发电分析报告2025)》(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2024年,从发电装机来看,我国新能源发电已完成从增量主体向存量主体的过渡;从发电量来看,新能源发电已成为电量增量主体。综合各项因素,报告预计2025年我国新能源新增装机规模将达到4.3亿至5亿千瓦,预计2030年新能源装机规模有望达到30亿千瓦以上。
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所副室主任叶小宁在发布报告时介绍称,截至2024年底,我国新能源累计装机容量已达到14.1亿千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42.0%,超越煤电成为系统第一大电源。其中,风电装机5.2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8.9亿千瓦。分地区来看,青海、甘肃、河北、宁夏等25个省份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超过30%,其中青海、甘肃、河北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60%。
从发电量维度来看,新能源发电已成为电量增量主体,实现重要突破。根据报告,2024年,我国新能源发电量达1.8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对发电量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占总发电量的18.5%,同比提高近3个百分点。12个省份新能源发电量占用电量的比例超过20%,其中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占比超过40%。
报告指出,2024年,我国新能源利用率继续保持在95%以上的较高水平,这得益于我国加强新能源并网和送出工程建设、持续提升电力系统平衡调节能力、电力市场建设进度加快、绿色电力市场政策持续完善等一系列努力。但也要看到,随着装机的快速增长,新能源消纳压力正逐步加大。
得益于技术进步,我国风光发电成本不断下降,竞争力持续提升。根据报告,2024年,我国陆上风电平准化度电成本、海上风电度电成本、光伏发电平准化度电成本同比分别下降约26%、23%和23%。预计2025-2035年我国风光发电成本仍将保持下降趋势。
展望未来,报告预计我国新能源发展规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预计今年年度新增装机规模达4.3亿至5亿千瓦。“十五五”期间,我国新能源将继续保持年均3亿千瓦的高速增长态势。初步测算,2030年新能源装机规模有望达到30亿千瓦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出台,2025年,新能源全面入市的新阶段正式拉开帷幕。
叶小宁认为,在新能源由“保障性收购+市场交易”转向“机制电量+市场交易”后,机制电价将保障新能源合理收益预期,但增量项目竞价机制及市场竞争将驱动新能源上网电价总体呈下降趋势。在市场价格信号引导下,新能源投资将向市场价格水平高、消纳条件好的地区或节点转移,推动投资逻辑从“做大规模”向“提升量价协同”转变。
全面入市新阶段新能源如何延续高质量发展?对此,与会专家建议:一是加强科技创新,积极开展数智化应用,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新能源预测精度;二是构建中长期电价预测模型,助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精准把握价格趋势、优化投资决策;三是科学做好投资机会的精细化分析筛选;四是提升新能源项目竞争力,要从“单一造价管控”向“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化”转变,要更加重视微观选址、设备选型、运行维护、电力营销等全链条管控。
编辑:梁恒维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