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档全是大剧,而这部剧未播之前就预定了“剧王”的位置,那就是由段奕宏、秦昊联合主演的《扫毒风暴》。
这部剧在上周无缝衔接《以法之名》,共24集,开播5天,酷云实时收视率峰值破2.3,腾讯视频站内热度冲破 27000,豆瓣评分7.9分,猫眼等平台全网正片播放市占率稳居第一。
开播收视战绩十分能打,但也因为多线叙事的复杂,不同派别人物交叉出现,导致该剧开播时有部分观众批评其“故弄玄虚”“线头太复杂”而难以理解。如今播出过半,核心人物已经走到了叙事转折点,我们再来评价这部“待定剧王”,应该更加公允。
01
中国版《绝命毒师》?
《扫毒风暴》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讲起,当时新型毒品冰毒开始暗中向我国境内渗透,也成为缉毒工作的新重点。剧中,由秦昊饰演的二叔卢少骅在西港市化工厂保卫科的工作之外,还兼任哥哥走私公司的话事人。卢家的货柜被麾下小弟阿胜偷用拿来走私冰毒,被西港当地海关查获,阿胜本人则被杀灭口。
从边境卧底回到西港的缉毒警林强峰(段奕宏 饰)开始介入查案,境外宛北的海洛因旧线、新型冰毒制贩新线以及相对应的缉毒警察线路,三条线索因阿胜被杀案和海关病毒案就此交织在一起。
如果从开篇布局来看,《扫毒风暴》确实有线索太多,交叉叙事略显繁杂的情况。剧情的主线既有当地缉毒警探查海洛因案的明线,又有林强峰返回西港后调查阿胜被杀案齐头并进,境外皖北的毒贩旧势力因冰毒的出现开始出现权力更迭,则是较为隐藏的暗线。
好在剧情很快推进,阿胜被杀案背后的制毒师老鬼将几方线索连接起来,他既是导致阿胜被杀的原因,也在逃亡中与真正的主角卢少骅产生关联,意外教授其制毒方法。因为海关扣货而导致背负巨额债务的卢少骅,面对当地十公斤300万的巨额利益,只能铤而走险,从此走上了制毒贩毒的不归路。
也是在这一处,《扫毒风暴》中卢少骅从普通化工厂职工转身成为制毒高手的情节,被观众普遍认为与美剧《绝命毒师》的理念相近,而此前由张颂文出演的同类题材《猎冰》,也被援引来做相关的对照。两部剧都被认为灵感来源于现实中的毒枭原型刘招华,他曾利用独创合成技术大规模制造冰毒,涉案冰毒总量超过14吨,为1999年左右全球最大规模的冰毒案件之一。
02
“双雄”对决,揭秘幕后贩毒网络
虽然题材相近,但《扫毒风暴》与《绝命毒师》《猎冰》还是有明显的不同之处。
在现有的故事线中,《扫毒风暴》并没有如前作更多将笔墨放在毒贩身上,而是明显地抽离出以段奕宏为代表的缉毒警群体,完整丰富一线缉毒警的群像,以接近残酷现实的手法再现上世纪末冷酷卓绝的禁毒事业。
林强峰的卧底生涯一直作为前情提要出现在片头,当时与他一起卧底的缉毒警林百川在身份暴露后牺牲,死后被毒贩掰断四肢扔进鱼缸,而林强峰只能眼睁睁看着队友牺牲。关于凶手唯一的线索来自于毒贩身上的纹身,而当林强峰带队在追查老鬼的过程中再次在杀手身上看到相同的纹身,西港地方的毒品网络就瞬间与境外贩毒组织相连。
基于林强峰的卧底经历,以及战友死在眼前时受到的强大刺激,由段奕宏饰演的这位缉毒警显得有些例外。他破案的方式并不规范,看上去吊儿郎当,虽然多年远离西港,但依然有自己的线人网络,很快就借助情报网摸清了西港本地毒贩的关系脉络。在查明阿胜被杀案时,林强峰也很敏感地察觉到彼时尚未接触毒品的卢少骅在隐瞒真相。
虽然设定了“双强”对决,林强峰与卢少骅对弈的戏码也就主要出现在开篇。从二人不多的对戏场面来看,段奕宏演出了林强峰在表面的随性之下隐藏的机锋,而秦昊则以不动声色的模式展现了卢少骅强大的心理素质。二人当面对决,难分高下,双方各自的高光场面反而都在分线叙事里,这难免让期待双雄场景的观众有些失望。不过,当剧情行至中段,境外贩毒网络的支线开始展开,《扫毒风暴》更好看的戏码才真正上演。
03
风格化影像,挑战涉毒剧固有印象
最后再来说说这部剧的影像风格。
《扫毒风暴》为导演五百作品,这位曾凭借《心理罪》《扫黑风暴》等悬疑涉案剧打下名声的新锐导演,在这次的创作中明显“拍得更飞了”。大量的手摄影画面在剧中出现,跟随人物以第一主观视角切入,在表现吸毒成瘾画面时更是采用了很多的颠倒变形画面处理。
不难理解,这种较为夸张的影像风格直观展示了毒品对人脑的不可逆损害,让观众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吸毒者的异常。手持摄影的粗砾风格与剧中毒贩的心狠手辣相得益彰,复古色彩的滤镜也加重了该剧的历史感,用影像重现了当年那个制毒贩毒产业猖獗的年代。对于习惯了四平八稳看涉案剧风格的观众来说,《扫毒风暴》晃动的画面与略显鲜艳的色彩确实有些不好接受,但从涉毒剧的表达创新来看,其实尚能理解。在作者影像的风格追求与观众审美的接受度之间,确实需要寻找一个平衡,但目前的创作手法与内容表达并不是毫无关联,因此也不算过分炫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