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千龙网)
新华社北京7月18日电 题:再谱友谊新篇!近30支中美合唱团参加“鼓岭缘”合唱周
福州东郊的鼓岭,曾是侨居福州外国人的避暑胜地。在这处与当地人共建的美丽社区,东西交流的情谊百年前就已缘起。
7月10日至18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年“鼓岭缘”中美青少年合唱周活动在福州、北京举行,中美两国近三十支青少年合唱团逾千人受邀参加。
这是“未来5年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倡议实施以来,规模最大的主题性中美青少年交流活动。一首跨越太平洋的友谊之曲在夏日奏响。
鼓岭故事的回响——
10日下午,福州柳杉王公园。20米长的《鼓岭缘·和平之约》画卷之上,中美青少年弹奏歌唱的形象出现在福州烟台山、北京长城等地,26名来自中美合唱团的青少年代表在空白处填涂色彩,为画卷加盖“和平之约”印章。
“四海皆兄弟,想象所有的人们,共同分享这个世界”……歌声响起,全体成员用中英双语合唱一首呼唤和平的歌曲《想象》。
美国南卫理公会大学合唱团成员泰勒·亨德里克说:“音乐将我们相连是多么美丽的事,让我们看清彼此心意相通之处。”
鼓岭邮局、万国公益社……鼓岭各处历史建筑都留下了中美青少年的足迹。
美国杨百翰大学精选合唱团成员布里克斯廷·沃克说,这是他第一次了解到鼓岭的这段历史,“看到外籍人士和当地人紧密联系交流,创造了群山环抱中共享的社区,就像美丽的世外桃源。”
福州十六中毓英合唱团成员胡子墨对美国人密尔顿·加德纳的鼓岭故事印象深刻:“加德纳先生童年时在鼓岭生活,与鼓岭的人们结下深厚情谊。这段中美情谊带来的感动一直延续到今天。”
东西文化的对话——
11日,美国One Voice儿童合唱团成员走进弥漫茉莉花香气的福州市第十六中学校园,与中方师生共同体验非遗项目,表演节目。
今年1月,One Voice儿童合唱团在北京天坛公园演唱中文歌曲《如愿》的视频,在社交媒体获百万点赞。当青春的歌声跨越大洋架起友谊桥梁,《如愿》的歌声再度在校园内响起。
合唱团成员布劳迪·托姆希克收到了中国朋友何岢欣的礼物,卡片上写道:“歌声可以照亮世界。我们对于音乐、对于生活的活力与热情如同黑夜中闪耀的星星,汇聚成为银河。”
勃拉姆斯《D大调第二交响曲》《踏雪寻梅》……14日,中美双方带来的曲目在中国交响乐团轮番响起。
聆听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演唱的美国民歌《谢南多厄河》后,美国犹他谷大学合唱团指挥柯立德博士带领成员献唱由他编曲的中国民歌《茉莉花》。
“我第一次听到《茉莉花》还是小时候在加州。”柯立德用娴熟的中文说。2013年,他第一次带领犹他谷大学合唱团来中国巡演,表演的就是《茉莉花》和《太湖船》。
“当时在西方基本上找不到《茉莉花》已出版的编曲,我就自己来编。”柯立德说,他想创造出一种两种文化的连接,能同时打动中国人和西方人。
犹他谷大学合唱团成员塔尔梅奇·里克斯说:“《茉莉花》是中国人民的歌,能为你们表演很有意义。”
音乐,共同的语言——
“歌唱,表达出我在向你袒露心声,在给予真诚、真实和真挚的东西。”合唱周开幕式后,美国青年歌剧演员卡拉·卡纳莱斯说。
从福州到北京,中美青少年们正是以歌声和真诚,达成声与声的共振、心与心的共鸣。
福州三坊七巷街头的爱情树下,杨百翰大学女子合唱团带来歌曲《信赖我》快闪演出,引发游人驻足欢呼。合唱团成员艾莉莎·索伦森说,看到路人惊喜的表情,让她幸福倍增。
福建大剧院演出彩排现场,杨百翰大学精选合唱团音乐指导布伦特·威尔说,这次他们既带来了代表美国的《手持百合花》,也有寓意每个人都能参与不同文化的《图塔拉纳》。
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演出后,贵州省黎平县侗族大歌合唱团成员吴疆这样讲述《天地人间充满爱》中蕴含的情感:“用歌声传达‘天下一家’,表达和平的愿望。”
16日晚,北京,中央歌剧院金碧辉煌的穹顶之下,中美青少年摇动手中的橄榄枝,从《天下一家》《和平颂》,到《我和你》《友谊地久天长》……伴着观众席的欢呼与掌声,合唱周闭幕演出的氛围被推至高潮。
演出后,河北正定中学合唱团的魏子轩和艾奥瓦州“和谐之桥”合唱团成员赛琳娜·克拉克忙着互换微信、拍照留念。短短几天的排练,已让他们彼此熟悉、建立默契。
“友谊长存。”魏子轩将这句话写在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