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靠什么写就康养“秘笈”?
□记者 柳娜
“世传崆峒勇,气激金风壮。”诗仙李白宛如惊鸿过客,到访崆峒,挥墨便是绝唱。
崆峒山巅云海翻滚,似有万千武者吐纳天地之气。待一声钟响,破空而来。“崆峒杯”全国传统武术邀请赛暨崆峒武术大会已进行倒计时,且赴一场汇聚天下各路英豪的武林之约。
此间山水,可容你仗剑崆峒峰顶,晓眠泾河柳岸。逍遥快意之境,并非遥不可及,它就在此地,等你会心翻阅,与你畅叙神游。
自然疗愈:绿荫深处是吾乡
七月的平凉大地,阳光热烈,却不似南方的粘稠闷郁。这里的阳光慷慨而通透,晒在身上是干爽的暖,山风一吹,便知“避暑”二字为何钟情这片土地。
平凉位于陇山东西两麓,横跨泾河与渭河。在山与城的边缘,绿意奔涌,处处是清凉的去处。麻武山里流淌的溪水是凉的,上杨茂密的森林是凉的,海寨沟滑道掠起的风是爽的。谁会想错过这份干爽舒畅的夏天呢?
平凉的夏日,天空澄澈高远,云朵像新摘的棉花,静静悬在崆峒山顶。城市的角角落落被绿荫、鲜花占领,大家呼朋引伴向着诗意之地寻去,沉醉不知归途。
在平凉的夏天,不知去哪里寻找那份安逸,就去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崆峒山吧。从山脚步入那无边的浓荫深处,身心全是凉意。或许你登过很多名山,看过很多片林,但并非所有的山水都如此刻骨地带着一股“仙气”,如此清凉可亲,如此让人愿把身心托付。从山脚走入顶峰,要走很久很久,久到不管心中积存多少暑热烦躁,都被这林风清洗殆尽,你好像变成崆峒山的一棵古木、一滴晨露。
入夜,城市灯火在山脚明灭,星斗在头顶缓缓流淌,脚下的台阶在月色里蜿蜒,晚风裹挟着松涛与虫鸣,在你耳边、发梢、皮肤上游走。置身于这样一片深邃的密林,仿佛站立在天地玄黄的渡口,你会感到意外的旷达与静谧,忽然就懂了为何轩辕黄帝会跋涉至此,问道于广成子,追问何为“至道”。
要寻找清凉秘境,你还可以向云崖寺进发。不用开导航,只管向着绿意最浓、山风最畅的方向去。快到时你自然会感应到,因为你开始闻到扑鼻的草木清香,听到隐隐的水流和笑语,再往前,遇见三两成群、装备齐全正准备攀爬云崖野道的身影……因为那里的清凉与生机实在太诱人了,你只是靠近它,脚步就不自觉地轻快起来。
一个平凉娃娃,爬着崆峒山的台阶、趟过泾河的水长大,他最知道哪个乡村的哪条沟谷的泉水最甜最适合煮罐罐茶,知道哪条小道通向绝佳的观景台。他第一次为某个人心动,可能是在崆峒高堡镇花海间的惊鸿一瞥;第一次品尝生活的苦涩,或许是在某个夏夜,在崆峒镇西沟村文冠书苑的凉亭上,独自仰望那些亘古不变的星宿……
“我是山里长大的孩子。”平凉人胸膛里自有一份骄傲。起伏的田垄、蜿蜒的沟壑,就是儿时无边无际的游乐场。
古巷幽深,古泉清冽,古宅苍然,古槐静默……坐落于五龙山脚下、芮河古峡口南岸的崇信县锦屏镇赵湾村,是唐关古道之要塞,这里美得让人不忍不来。古老的村庄山环水绕,天然形胜。在村庄漫步,笨拙的石磨,古老的辘轳,斑驳的门窗,用石头镶嵌的墙,绘有“五福临门”的文化墙,还有修旧如旧的屋舍,设计者依据村庄原有的骨架,适度增添了复古式细节和回忆式渲染,保留了农耕文明、历史印记的美,一切都是那么温情而美好。无论你经历了多少世事沧桑,只要归来,在溪边捧一把水洗把脸,你就变回那个曾在山林间撒欢奔跑的小孩。
平凉的夏天,钻进山水田园的怀抱才是最快乐的事。平凉有多少座山?崆峒山、云崖寺、莲花台、五龙山、书台山、回山、龙隐寺……平凉有多少值得一去的村庄?西沟村、贾洼村、寺沟村、柴寺村、郑家沟村、凤凰村、完颜民俗文化村、张鳌坡村、干槐树村、康家沟村、赵湾村、黄寨村、大南峪村、东沟小渔村、石桥村、上寨村、大庄村、吴庙村……
这些山、这些乡村,就是平凉人生活的延伸,是除了院墙巷陌之外那份共同的归属感所在。在许多城市,人们忙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小格子,而在平凉,不管你是土生土长还是客居于此,大家有了默契:热了?走,去山里去!一个城市,能保有这样与自然紧密相依的公共精神家园,是福分。
这里当然有太多可以引经据典的厚重历史,太多壮丽山河值得流连。但如果只是到访、拍照、按图索骥,终归与平凉的灵魂隔着一层。你得用点时间,缓缓穿行在它的街巷与田野,才不会错失它最动人的神韵。不慢下来,你怎么去体会崆峒山道上的松风鹤影?如何感受西沟溪涧边那无言的清凉浸润?如何理解虎山上夜幕低垂时那份宁静和安谧?
针泉疗身:古法温脉去劳顿
更深层次的疗愈不仅来自山野,更来自针灸的玄妙与温泉的洗濯。在流传千年的智慧与地脉的温热中,你会获得一种独特的滋养。
走进灵台县独店镇张鳌坡村的皇甫谧文化园,历史的厚重感与草木的生机交融在一起。这里安葬着那位写就《针灸甲乙经》、为世界针灸奠基的西晋名医皇甫谧。徜徉在园中,你可以慢慢辨认那些常见的草药:哪是清热的黄芩,哪是疏肝的柴胡,它们就安静地长在园中,让你触摸中医的神秘之门。
文化园的针灸康养馆显得格外热闹。县里的皇甫谧针灸传承人轮流在这里坐诊。诊室内,医生凝神静气,细细捻动银针。“轻拢慢捻祛沉疴,一穴一脉通乾坤”。那些因常年劳碌而僵硬的肩膀、受困于酸痛的头颈,在医生熟练的操作下,紧绷的肌肉似乎一点点舒展开,眉头也渐渐放松。没有过多的宣传,人们口口相传着这里实实在在的效果。那一刻,你看到的不是神乎其技,而是一种扎根于生活、守护健康的朴实之道。它是平凉人信赖的一份安心,也是中医智慧穿越千年的延续。
有的人娇气,怕针刺入肌里的麻痛感,那不妨去感受平凉大地深处的温暖。
泾川橙香瑶池温泉,自古就是西出长安的疗愈驿站。47摄氏度的温泉水,天然恒温,不烫不凉。当你浸入池中,温暖的泉水瞬间包裹全身,所有的紧张和劳顿,随着水波温柔地推揉,一点点消散。闭上眼,只觉得毛孔张开,身体被暖流托起,无比的松弛。抬眼看看周围,绿树掩映,雾气袅袅升腾。即使不是仙境,也足以让疲惫的心绪在此刻彻底沉淀。平凉人最喜欢周木来泡个温泉,把一周的辛劳洗去。
如果你追求更野趣一些的体验,海寨沟旅游度假区是另一个选择。高空探险玩遍之后,那池温泉水就显得格外珍贵。躲在池子里,水汽氤氲。抬头是蓝天白云、层峦叠翠,疲惫的身体浸泡在暖融融的泉水中,这份由外而内的暖意,是风景之外的另一种享受。“泡一泡,身上松快了,觉也睡得香。”这是游客最朴实的评价。
烟火温情:市井长巷暖浮生
平凉能给你的慰藉与滋味还有很多,最日常且深刻的滋养,或许源于那清晨的一碗羊肉泡或一份豆腐脑。
攻略可能会推送你去哪里找“地道美味”,但真正的平凉味道,往往就藏在寻常巷陌的早点铺、树荫下的凉粉摊,或是赶集途中农家大叔的油锅前。
清晨起来,遛弯时闻到熟悉的胡麻油香气,循着味过去,准能发现刚炸好的油糕,再配碗散发着清香的豆浆;午餐时分,街边小店的一碗饸饹面或浆水面,面是压制或手擀的韧,汤是酸香的醇,足以消解半日辛劳;傍晚纳凉,切两斤新鲜出炉的平凉红牛肉,或买一只静宁烧鸡,骨间都透着卤味的醇厚,坐在公园长椅上慢慢撕啃,看孩童嬉闹,夏日悠长。
灵台蒸鸡的美妙滋味,庄浪暖锅的丰盛圆满,时令的杏子、桃子、西瓜……本地食材的馈赠足以满足你挑剔的味蕾。比如刚从安国镇果园摘下的杏子,咬一口,酸酸甜甜直透心脾;再比如盛夏午后的平凉凉粉或擀面皮,蒜醋辣椒油这么一拌,酸爽热烈在口中碰撞,这是只有平凉酷暑天才能完全领会的极致痛快。
一边吃着,一边随意踱步,兴许就能在市场上邂逅老乡自家种地带着露珠的黄瓜、西红柿,或刚从田间地头掰下的糯玉米棒子。集市上色彩跳跃着:时令果蔬码成小山,带着泥土气息的生机盎然。偶尔遇见老奶奶采的山野菜,择得干干净净,油绿鲜嫩,每每遇见,心里便盘算着回家该用多少香醋和油泼辣子才能不辜负这份山野之味。
都说平凉人厚道实在,连饮食也是分量十足、滋味厚重,但这“粗”里饱含的是大地的慷慨与待客的热肠,是浸润在骨子里的实在与满足。
“问道崆峒·康养平凉”给你的疗愈,像这山间的风、溪涧的水、温泉的暖、好吃的饭一样,悄然融入。这份疗愈的力量,藏在世代相传的医者仁心里,涌于大地恒温的甘泉中,也生长在平凉人祖辈相依的青翠山峦上。它是你来了,沉浸其中,便能感知到的平实温暖与安心自在。
此刻,在皇甫谧后代子孙栽种的药草旁,在瑶池温泉的汤池波光里,在崆峒山的松涛阵阵中,你已是平凉山水的一部分,与道同游,与自然共生。
责任编辑:樊醒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