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本报讯(记者 马晓冬)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昨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滨海新区在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上持续创新突破,在体系构建、机制创新、生态优化等方面重点发力,目前,集聚领军人才1604人,海外人才超1.9万名,人才总量突破93.1万名。
构筑人才协同生态
依托京津冀数量众多院校和高端研究人才,滨海新区持续加强与北京的科技创新协同和产业体系融合,保障京津冀地区人才在教育、就业、医疗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一批标志性项目陆续落地,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不断深化,京津同城化和区域一体化持续推进。
“滨海新区将复制北京中关村政策,建设火炬科技成果产业化(京津冀)区域中心,形成‘技术研发在京、应用转化在滨’模式。同时,深化‘通滨雄’‘兴滨雄’人才合作,加强与北京怀柔科学城人才合作,在人才共引共育、平台共建共用、服务互认互通等方面构筑人才协同生态。”滨海新区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宋哲在发布会上表示。
推进青年人才引育
目前,滨海新区正在结合“三新”“三量”等重点工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吸引更多人才落户滨城。聚焦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衣、食、住、行需求,强化人才公寓等住房保障,变“引凤来栖”为“引凤长栖”“鸾翔凤集”。
滨海新区副区长陈华荣介绍,在青年人才引育工作方面,新区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从年初开始,组织多路引才服务团深入国内知名高校,开展人才对接活动,与北京市大兴区共同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促进两地青年学子就业。同时,组织开展“万名学子滨城行”系列活动,国内外数十所知名高校的约5000名青年学子参与启动活动,线上参与人数达20.9万人。以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主要载体,开展“永不落幕”的人才招引活动。
除此之外,滨海新区还打造青年人才友好集聚区,培育青年人才创新发展“微生态”,建设青年人才之家和高品质人才社区,实现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
打造更开放人才政策
发挥天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的制度优势,滨海新区在吸引和服务国际人才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天津滨海新区)建设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实践基地,并设立全国首个服务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的出入境事务中心;京津冀数字游民国际港为全球数字游民提供了项目信息和全方位服务;率先试点放宽外国高管及其配偶停居留期限、允许配偶家属享有与其相同的入境和临时停留期限等创新举措,今年以来,滨海新区外籍人员办理签证证件1300余证次;实施出入境便利化政策,吸引国际游客来津来滨旅游观光,今年,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已接待游客13万人次。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接下来,滨海新区将编制人才发展“十五五”规划,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改革,持续优化“鲲鹏计划升级版”,完善人才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支持措施,打造更具特色、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
上一篇:停产13年后乐凯彩色胶卷重返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