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一批新农人通过“科技+”新模式,将农活玩出了新花样,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在瓮安县岚关乡岚关村谷才“村播”直播基地,宋锡祥和妻子李兴群正对着手机镜头推介家乡优质大米。三个小时的时间,就卖出上百单。
35岁的王沛是公司直播基地发起人之一,也是岚关村本地人。过去,王沛一直在杭州从事电商工作。今年3月份,王沛与朋友成立直播带货基地,将家乡与互联网牵线。
基地以“直播+三农”为核心,联合农户、合作社及农业基地,通过电商直播推广地方特色农产品,同时,通过拍摄制作短视频,充分挖掘地方民俗、非遗技艺、乡村旅游等资源。
成立4个月以来,基地已上线直播间7个,成交额超过400万元。
在平塘县四寨坝区的水稻集中产区,植保无人机在飞防手的遥控下,在稻田间喷洒防病虫害生物制剂。
植保无人机高效便捷的作业模式,衍生出了一个新兴职业。2023年,韦程带着购置的6台无人机,组建起了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6人团队,回到平塘开启了“科技兴农”之路。
现在,工厂化育秧中心、插秧机、烘干机等机械化、智能化技术在平塘逐渐普及开来,老百姓从“靠天吃饭”走向“科技种田”,推动着平塘农业生产向高效、绿色转型。
黔南融媒 瓮安融媒 冉婷婷 林安全 顾 桥
平塘融媒 刘永琴 廖毓齐 黎胜凯
记者:张 静 黄 静
编辑:杨云婷
责编:谭本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