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四川进入主汛期 你关心的问题帮你问了
7月,四川进入主汛期,各地开启了一年中降雨集中期及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频发期。该时段内,降雨强度更大、历时更长,洪涝灾害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天气更加复杂多变,极端天气明显增多。
在强降雨发生后,不同等级的响应及预警将适时发布。那么,响应与预警等级如何划分?若遇到次生灾害、城市内涝、雷暴天气等,应当如何避险?
问:应急响应有哪些?何时会启动?
答:根据今年发布的《四川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2025年度修订)》,四川省防汛抗旱应急响应分为防汛应急响应和抗旱应急响应。在汛期时,当省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橙色、黄色预警,或连续2天发布暴雨蓝色预警,经综合会商研判后,将启动相应级别防汛应急响应,采取相应响应行动,由高到低共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同时,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可根据当下情况及未来趋势研判,适时启动、调整、终止对应级别应急响应。
问:预警如何划分?
答:按照气象、水利相关行业标准,结合本地实际,四川主要分为暴雨、干旱、江河洪水、山洪灾害气象风险四类预警。暴雨、江河洪水、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从高到低划分为红色、橙色、黄色、蓝色四个等级,干旱预警从高到低划分为橙色、黄色、蓝色三个等级。其中,气象、水利等部门负责确定预警区域、级别, 报同级防指,并按相应权限发布,气象部门负责发布暴雨、干旱预警,水利部门负责发布江河洪水、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问:遇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应如何避险?
答:山洪来临时,不要沿着洪道方向逃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
遭遇山体滑坡时,往山坡两侧稳定地区逃离,不要向滑坡体上方或下方逃离;当遇到无法逃离的高速滑坡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或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注意保护好头部。
遭遇泥石流时,在河边要往河两边跑;在山谷徒步要往与泥石流呈垂直方向的两边山坡上面爬,决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走,要到平整安全的高地进行躲避;可以就近选择树木生长密集的地带逃生,但不要爬到树上躲避。
问:遇低洼地区内涝如何应对?
答:城市内涝发生后,需密切关注警示标志,切忌冒险涉水,水深位置路段应下车探索或绕行,不可盲目强制通行;车辆进水熄火后,切勿试图启动发动机,应下车到高处等待救援;切勿单身游水转移,要避开灯杆、电线杆、变压器、电力线及其附近的铁栏杆、树木等有可能通电的物体;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必须绕行,迅速远离。
问:遇雷暴天气应如何避险?
答:暴雨常常伴随雷电而来,若遇到雷暴天气,外出行人应就近寻找安全处躲避;在空旷场地,不要使用带有金属杆的物体,不要拨打或接听手机;雨中避开灯杆、电线杆等有可能通电的物体;发现有人触电倒地,切忌用手接触触电者,应及时拨打求助电话。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魏捷仪
上一篇:中国建筑全资子公司新增一项1600.00万元的招标项目
下一篇:战胜“恐惧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