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刘倩雯
今年前五个月,我国服务贸易实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商务部发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5月,我国服务贸易总额达32543.6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旅行服务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两大板块呈现出结构性增长亮点,充分体现我国在全球服务贸易领域的竞争优势与发展潜力。
旅行服务出口劲增七成
从前5个月数据来看,服务贸易增长的最大亮点之一无疑是旅行服务的爆发式增长。该板块进出口总额达9200.5亿元,同比增长12.2%,占服务贸易总量的28.3%,稳居服务贸易第一大领域。其中,出口额增长高达74.2%,进口额增长5.3%,成为拉动整体增速的核心动力。
出口的超高增速得益于入境游市场的强劲表现。2025年上半年,中国把240小时过境免签的“朋友圈”扩大至55个国家,再加上4月份开始实行的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外国朋友来中国旅游购物的热情明显提高。
以北京、上海等国际旅游枢纽为例,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北京口岸累计入境外国人达117万余人次,同比增长39.3%,其中享受免签政策入境的外国人达60万余人次,是去年同期的近2倍。1—6月,上海接待入境游客424.8万人次,同比增长38.5%。
旅行服务出口的大幅增长正在带动我国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例如跨境支付、境外接待、旅游平台服务等,这些均成为“走出去”战略下的新增长点。
知识密集型服务高质量“出海”
服务贸易的“含金量”不仅体现在总量规模的增长,更体现在高附加值板块的持续壮大。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1—5月,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总额达12492.7亿元,同比增长5.0%,在整体服务贸易中占比进一步提升。其中,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表现尤为突出,进出口增速达10.7%,显示出我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强劲输出能力。
作为知识密集型服务的重点方向之一,数字内容出口正成为地方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近期多地围绕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出台政策举措,地方政策如南京、苏州文化出口基地建设,与产业结构升级协同。
在全球对数字内容、云服务、网络安全及AI应用服务需求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我国的技术型服务正在从“引进来”转为“走出去”。同时,本地企业通过“技术+文化”双轮驱动,加快构建海外影响力和竞争壁垒。部分头部科技企业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数字服务平台,出口IT解决方案、云服务和金融科技等,逐步形成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服务出口生态圈。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