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洪 叶
全省大面积夏种已结束,水稻正处于分蘖期,夏播大豆、玉米处于出苗到幼苗期,正是抓好秋粮“一种就管”关键时期和农药使用高峰期。
“我们村种了3500亩水稻,高温期间,秧田都有一定的水层,温度略低于气温,目前水稻长势良好。”南京市六合区冶山街道双墩村社工赵伏华介绍,高温天气容易引发干旱,前段时间降水较多,现在村里塘坝水量充足,附近还有黄山水库、唐公水库为田间管理供水。今年村里新建5个一体化智能泵站,可以一键启动抽水,简化人工操作,提高抽水效率。
今年仪征全市水稻种植面积34.4万亩,比上年增加0.15万亩。“最近一两周恰逢高温天气,有利于水稻在分蘖盛期早发快长。”仪征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种业管理科科长张显兵表示,今年夏收早、让茬快,加之入梅提前、雨水充足,为水稻适期早栽和返青活棵创造了有利条件,大面积栽插于6月24日基本结束,苗情基础好于上年。但要注意,当田间温度高于38℃时,高温会抑制水稻分蘖能力,接下来要关注温度变化,进一步做好因田、因苗、因天分类田间管理。
“虽然高温有利于水稻分蘖,但对除草、灌水、排水等作业带来挑战。这些作业需要人工,但高温压缩了作业时间,导致机手安排不过来。此外,高温下使用除草剂可能导致药剂蒸发,药剂没有充分进入杂草根部,反而影响农作物生长。”种田“老把式”、高邮市金田园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兆龙告诉记者,近几年持续晴热高温天气较多,他已积累了不少经验,如适当延长作业时间,进行夜间作业;增加灌水深度,及时换水,采用晚灌早排方法,避免高温时段积水,以免烫死苗。
“眼下,螃蟹开始第4次蜕壳,这几天天气影响还不大,挑战在后面。”淮安洪泽湖董大生态大闸蟹有限公司董事长董继富养了500多亩螃蟹,根据他的经验,当气温达到40℃以上时,蟹塘水温35℃左右,水温一旦超过35℃,河蟹就无法正常进食。到时候就要勤换水,如果有水草死亡需立即打捞。他表示,应对高温已是常态,他们将提前准备好增氧设备,预先投入抗应激药品。
上一篇:高温来袭!别忘给心血管“消消暑”
下一篇:洪恩gogo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