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一名男子在加沙城希法医院哀悼遭袭去世的亲人。
6月30日,在加沙城,当地民众在以军袭击后的废墟旁收集可用物品。
6月30日,在加沙城,一名巴勒斯坦男孩站在以军袭击后的废墟中。
近日,在加沙地带南部拉法地区,人们抬着一名伤员。
6月28日,在加沙地带北部难民营,遭以军轰炸后的地点升起浓烟。
近日,加沙城遭以军空袭。
近日,人们在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哀悼袭击中的遇难者。
近日,在加沙城,当地民众领取免费食物。
本版图片均据新华社电
7月1日,超过165个国际慈善组织和人道主义组织发表联合声明,要求美国和以色列支持的“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立即停止运转,因为这一打着援助加沙旗号的物资分发机制制造混乱和暴力,导致数百名无辜的巴勒斯坦人遇害。
近来,多家媒体称“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物资分发地点附近人员伤亡事件频发,并指认以色列军队对试图从这些“死亡陷阱”中获取食物的平民开枪射击,已经造成500多人死亡和4000多人受伤。以军否认开枪,然而,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公布的调查结果,从现场视频显示的子弹射速和从受害者身上取出的子弹来看,袭击武器与以军枪械相符。
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各方目睹了“人道援助被武器化”,这一概念的核心是以人道主义为名,行军事和控制之实。在加沙,学校、医院等民用设施成为袭击目标,数以万计的平民在“战乱+饥荒”的双重困境中死去,这些行为突破了国际人道法的每一条红线。美以主导的私营援助组织“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声称要取代联合国和其他NGO,全权负责加沙地带的物资发放,但物资分发点被设在以军火力覆盖的“缓冲区”,民众需穿越战火,步行数小时抵达。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分发点全都位于加沙南部,这几乎是赤裸裸地把食物当作武器和诱饵,把饥饿民众吸引到南部,进而将巴勒斯坦人逐步从目前的定居点清离。观察人士指出,美以在人道援助问题上的新手段,目标就是不断改变加沙地带的人口结构,破坏“两国方案”的现实基础。
冲突的最新动态显示,近期美国和以色列似乎正在以一种单方面的高调姿态密集呼吁停火。美国总统特朗普7月1日说,以色列已同意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达成60天停火协议的必要条件,并呼吁哈马斯也接受这项协议。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则宣称,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即将结束,但国际舆论普遍认为,所谓的“停火呼吁”或沦为美以换取政治利益的筹码,其背后是扩大美以地缘利益的政治算计。相关国际关系研究专家指出,特朗普急需外交成绩兑现竞选承诺,“停火呼吁”成其标榜“促和平”的象征。同时,美国试图借近期打击伊朗的威慑力,推动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建交,而“停火呼吁”是缓和阿拉伯国家情绪的“门票”。然而,6月30日,美国宣布批准向以色列出售价值5亿美元的炸弹制导套件及相关支持,暴露其“递刀子”的本质,可以说其“停火呼吁”实为一场政治作秀。
分析人士认为,加沙停火的前景仍不明朗。停火方案的最大争议点在于,哈马斯希望以色列承诺彻底永久停火,以色列的态度是可以讨论,但无法给出实质性的承诺。卡塔尔方面在6月30日表示,谈判尚未重启,各方还在进行接触。未来在美以高压推动之下,谈判是否能顺利进行,还需要继续观察。
在空袭爆炸的轰鸣和残垣断壁的沉默之间,一个又一个破碎的家庭在苦难中挣扎,人们流离失所,不知道哪里才有他们苦苦寻觅的安宁。这是中东所有战乱国家难民的写照,更是人类共同尊严的伤痕。结束这场人道浩劫,需要的不是伪善旗号和政治作秀,而是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协作。
上一篇:越南天然气公司扩建LNG接收站
下一篇:罗隐逸事背后的五代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