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大湾区之声
当《诗经》里的芦苇在水墨间摇曳,当杜甫的归舟穿过千年烽烟,当孟郊游子的霜发映着母亲的银针——这场经典共读跨越时空,如同搭起一座心桥,让香港学子通过AI之窗叩问古人:从渭水之滨到香江之畔,少年应如何承载家国情怀、守护文明之光?
所谓 “伊人”,是水畔美人,更是刻在血脉里的乡音、长在故土上的乡情。当香港宝觉中学同学提问“如何读懂《诗经》真味” 时,摇曳的芦苇恰似先贤穿越千年的低语:愿今日之香港少年,既作追根之芦苇,更成传薪之火种,护我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的狂喜穿越千年,在香港的校园间回荡,“喜欲狂”三字,道尽赤子还乡的渴望。香港蓝田圣保禄中学的同学们向诗圣提问:“何谓还乡?何以报国?”AI杜甫的回答荡气回肠:修身立志,护家卫国,盛世更需少年醒!
三春晖暖,寸草含情。晨曦未破时,母亲一针一线,将千般叮咛缝进行囊,孟郊一纸诗意,把游子的乡愁化作千古柔情。今日,香港英华小学同学的朗朗童声应和着诗人的赤子丹心:念亲恩,怀家国,砥砺前行,不负春晖。
监制/胡翼 安亚强
策划/邵丽丽 赵婷婷 宋雪
主编/张蓓
编导/贾雯 马睿 金玉
Al配音/毛强 李鹏飞
值班编辑/伟杰
鸣谢单位/香港宝觉中学 香港蓝田圣保禄中学 香港英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