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洁人员捡拾垃圾。
西海新闻记者 季蓉 文/图
当周末的欢乐氛围在西宁的各大公园弥漫开来,有一群人默默守护着身边的美景。记者带大家走近这些城市环境的守护者。
时间:5月18日15时
镜头一:趣浪城北欢乐谷汽车公园、昆仑大道
汽车公园里,身穿环卫制服的苟凌菁穿梭在人群与车辆之间。她左手拿着簸箕,右手拿着垃圾夹,见地上有碎纸屑、竹签等杂物,便用垃圾夹将垃圾夹进簸箕。
每到周末,汽车公园里车多人多,铺设了木板的410处空地上,市民将车停好,便在各自的小天地里架起烤炉、支起火锅,欢声笑语回荡在空气中。
“周末和节假日来公园的人多,垃圾就比较多,我们早上6点就开始打扫卫生了,最近还增加了不少人手。”苟凌菁说。
与此同时,在公园外6.5公里长的昆仑大道辅道上,曹发莲驾驶着小型垃圾车缓缓前行。每当看到路边的垃圾桶,她都会将车停下,将桶内垃圾倒进车里,还不忘用垃圾夹捡拾垃圾桶周围散落的垃圾。
“师傅们,你们晚上走时把垃圾放到一起啊,我们晚上过来收,千万别乱扔乱倒。”打扫卫生时,曹发莲还不忘提醒露营的市民。
休息间隙,曹发莲拿出车前的保温杯喝了几口水,车前座上放着简单的食物。相比苟凌菁,曹发莲每天早晨上班的时间还要再提前一个小时。
“周一到周五,昆仑大道两侧辅道上的垃圾还不是很多。周末和节假日来这里玩的人多,我和同事们一天数不清要在这条路上来回跑多少趟。我们要一刻不停地清理垃圾,不然就堆积了。”曹发莲说。
夜幕降临后,曹发莲和同事们还要清理道路上残留的垃圾。大扫帚能扫走大物件,可瓜子皮、碎纸屑等细小垃圾很难清理。
每天,曹发莲和同事收集的垃圾将会由大型垃圾压缩车运往大堡子片区垃圾中转站处理,工作日能清理10吨左右,周末更是达到20吨。
时间:5月18日16时
镜头二:西宁市文化公园
微风轻拂,西宁市文化公园里花草的清香沁人心脾,各色牡丹竞相绽放,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漫步花海。人群中,薛莹莹戴着红袖套,目光关注着每一个角落。
“师傅,你到绳子外面拍照,别进去,谢谢配合。”“师傅,这个自行车不能进来,请停到公园门口去。”薛莹莹穿梭在园区各处,这样的劝导每天她要重复上百次。
自5月16日公园牡丹展启幕,人流量激增。薛莹莹和同事们每天8时30分前就抵达岗位,开启一天的工作。巡视园区、制止攀折花枝、踩踏草坪、乱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排查安全隐患…… 工作繁杂,来不得半点马虎。
“现在正是赏花的好时节,这段时间也是我们最忙碌的时候。最近我们都不休息,特别是在周末和节假日,来公园的游人很多,我们要这样一直持续到6月6日牡丹展结束。”薛莹莹说话时声音有些沙哑。
时间:5月18日19时
镜头三:西宁市北川河湿地公园
结束了一天的游玩,市民开始陆续准备离开西宁市北川河湿地公园。公园长宁路临时露营区沿线的垃圾桶内外,堆满了打包好的垃圾、一次性盒子、塑料瓶、果皮。
此时,赵永库带领50余名保洁人员迎来了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刻。一辆小型垃圾车缓缓驶过,保洁人员相互配合,迅速将垃圾桶内外的垃圾转运处理。然而,露营地上、绿化丛中,竹签、烟头、纸巾、水果皮、塑料袋、一次性纸杯等垃圾随处可见,他们只能弯腰一一捡拾,再装入袋子运走。
“周末和节假日白天来这边的人很多,我们白天是清理不完垃圾的,大家都要加班到晚上10点才能下班,我记得‘五一’假期那几天,我们这边总共清理出50吨垃圾。” 赵永库擦了擦额头的汗说。
清理完表面垃圾还不算结束,地面上发黑的油渍、烧烤炭灰等顽固污渍,也是清理的难题。赵永库调来小型冲洗车,用烧碱浸泡地面,可有些渗进地面的油渍,无论怎么努力都难以彻底清除。
记者手记
每一片洁净背后都有人坚守
在记录趣浪城北欢乐谷汽车公园、西宁市文化公园、西宁市北川河湿地公园的热闹场景时,那些身穿制服、戴着红袖套的身影,是城市环境的守护者,更是这座城市最动人的风景线。他们的工作,远比镜头呈现的更为琐碎和不易。他们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错过了与家人的欢聚时刻,坚守岗位,用汗水换来城市环境的整洁。
在采访过程中,最触动记者的是他们话语间的质朴与担当。没有豪言壮语,只是简单地说着“垃圾多,得多打扫”“要让大家玩得舒心”,正是这些朴实的话语,透露出他们对工作的热爱和对城市的责任。他们或许不是聚光灯下的焦点,但他们的付出,应当赢得每一个人的尊重与感激。
当我们在公园享受美好时光,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欢笑时,不应忘记这些默默付出的守护者。他们是城市的“美容师”,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描绘着城市最美的画卷。希望每一位市民都能从自身做起,爱护环境,让这座城市因为大家共同的努力而变得更加美好。
上一篇:又一企业总部即将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