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美丽西宁 他们一刻不闲
创始人
2025-05-25 01:38:03
0

保洁人员捡拾垃圾。

西海新闻记者 季蓉 文/图

当周末的欢乐氛围在西宁的各大公园弥漫开来,有一群人默默守护着身边的美景。记者带大家走近这些城市环境的守护者。

时间:5月18日15时

镜头一:趣浪城北欢乐谷汽车公园、昆仑大道

汽车公园里,身穿环卫制服的苟凌菁穿梭在人群与车辆之间。她左手拿着簸箕,右手拿着垃圾夹,见地上有碎纸屑、竹签等杂物,便用垃圾夹将垃圾夹进簸箕。

每到周末,汽车公园里车多人多,铺设了木板的410处空地上,市民将车停好,便在各自的小天地里架起烤炉、支起火锅,欢声笑语回荡在空气中。

“周末和节假日来公园的人多,垃圾就比较多,我们早上6点就开始打扫卫生了,最近还增加了不少人手。”苟凌菁说。

与此同时,在公园外6.5公里长的昆仑大道辅道上,曹发莲驾驶着小型垃圾车缓缓前行。每当看到路边的垃圾桶,她都会将车停下,将桶内垃圾倒进车里,还不忘用垃圾夹捡拾垃圾桶周围散落的垃圾。

“师傅们,你们晚上走时把垃圾放到一起啊,我们晚上过来收,千万别乱扔乱倒。”打扫卫生时,曹发莲还不忘提醒露营的市民。

休息间隙,曹发莲拿出车前的保温杯喝了几口水,车前座上放着简单的食物。相比苟凌菁,曹发莲每天早晨上班的时间还要再提前一个小时。

“周一到周五,昆仑大道两侧辅道上的垃圾还不是很多。周末和节假日来这里玩的人多,我和同事们一天数不清要在这条路上来回跑多少趟。我们要一刻不停地清理垃圾,不然就堆积了。”曹发莲说。

夜幕降临后,曹发莲和同事们还要清理道路上残留的垃圾。大扫帚能扫走大物件,可瓜子皮、碎纸屑等细小垃圾很难清理。

每天,曹发莲和同事收集的垃圾将会由大型垃圾压缩车运往大堡子片区垃圾中转站处理,工作日能清理10吨左右,周末更是达到20吨。

时间:5月18日16时

镜头二:西宁市文化公园

微风轻拂,西宁市文化公园里花草的清香沁人心脾,各色牡丹竞相绽放,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漫步花海。人群中,薛莹莹戴着红袖套,目光关注着每一个角落。

“师傅,你到绳子外面拍照,别进去,谢谢配合。”“师傅,这个自行车不能进来,请停到公园门口去。”薛莹莹穿梭在园区各处,这样的劝导每天她要重复上百次。

自5月16日公园牡丹展启幕,人流量激增。薛莹莹和同事们每天8时30分前就抵达岗位,开启一天的工作。巡视园区、制止攀折花枝、踩踏草坪、乱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排查安全隐患…… 工作繁杂,来不得半点马虎。

“现在正是赏花的好时节,这段时间也是我们最忙碌的时候。最近我们都不休息,特别是在周末和节假日,来公园的游人很多,我们要这样一直持续到6月6日牡丹展结束。”薛莹莹说话时声音有些沙哑。

时间:5月18日19时

镜头三:西宁市北川河湿地公园

结束了一天的游玩,市民开始陆续准备离开西宁市北川河湿地公园。公园长宁路临时露营区沿线的垃圾桶内外,堆满了打包好的垃圾、一次性盒子、塑料瓶、果皮。

此时,赵永库带领50余名保洁人员迎来了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刻。一辆小型垃圾车缓缓驶过,保洁人员相互配合,迅速将垃圾桶内外的垃圾转运处理。然而,露营地上、绿化丛中,竹签、烟头、纸巾、水果皮、塑料袋、一次性纸杯等垃圾随处可见,他们只能弯腰一一捡拾,再装入袋子运走。

“周末和节假日白天来这边的人很多,我们白天是清理不完垃圾的,大家都要加班到晚上10点才能下班,我记得‘五一’假期那几天,我们这边总共清理出50吨垃圾。” 赵永库擦了擦额头的汗说。

清理完表面垃圾还不算结束,地面上发黑的油渍、烧烤炭灰等顽固污渍,也是清理的难题。赵永库调来小型冲洗车,用烧碱浸泡地面,可有些渗进地面的油渍,无论怎么努力都难以彻底清除。

记者手记

每一片洁净背后都有人坚守

在记录趣浪城北欢乐谷汽车公园、西宁市文化公园、西宁市北川河湿地公园的热闹场景时,那些身穿制服、戴着红袖套的身影,是城市环境的守护者,更是这座城市最动人的风景线。他们的工作,远比镜头呈现的更为琐碎和不易。他们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错过了与家人的欢聚时刻,坚守岗位,用汗水换来城市环境的整洁。

在采访过程中,最触动记者的是他们话语间的质朴与担当。没有豪言壮语,只是简单地说着“垃圾多,得多打扫”“要让大家玩得舒心”,正是这些朴实的话语,透露出他们对工作的热爱和对城市的责任。他们或许不是聚光灯下的焦点,但他们的付出,应当赢得每一个人的尊重与感激。

当我们在公园享受美好时光,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欢笑时,不应忘记这些默默付出的守护者。他们是城市的“美容师”,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描绘着城市最美的画卷。希望每一位市民都能从自身做起,爱护环境,让这座城市因为大家共同的努力而变得更加美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制造业... 转自:辽宁日报 本报讯 记者唐佳丽报道 “从增值税发票数据看,今年前4个月,辽宁经济运行亮点较多。”...
我国将推广应用 国家网络身份认... 转自:辽宁日报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 (记者唐健辉  任沁沁) 破解公民身份信息网络泄露难题,加强个...
扎根最小单元做实关键小事 □ 本报记者 李 爽 5月17日,在无锡市梁溪区清名桥街道碧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一场“把支部...
3名年轻村干部的8年接力 □ 本报记者 李源 张韦 通讯员 邗组宣 5月20日,扬州市邗江区杨庙镇沿山河村,无人机...
全省将举办近4000场科普活动 本报讯 (记者 徐冠英) 5月24日,2025年江苏省暨南京市“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全国单笔金额最大水土保持生态产... 本报讯 (赵芳 张义祝) 5月20日,连云港市赣榆区创下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交易新纪录——25个生态...
“五治融合”绣制城市新图景 □ 胡奕秋 在江南水乡的古韵今风中,苏州城管部门用“绣花功夫”勾勒城市治理的精细脉络,以法治、...
“数智枢纽 美好生活”科普行动... 本报讯 (记者 易梦涵 田墨池) 5月24日,由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与省科学技术协会土木水利交通建筑领...
法国南部电力供应逐渐恢复 转自:湖州日报  据新华社法国戛纳5月24日电(记者  邢建桥)法国东南部滨海阿尔卑斯省政府24日宣...
以“西博”之名,聚开放发展“万... □唐堂 乙红  中国西部地区占全国国土面积七成多,总人口占全国近三成,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举足轻...
产教融合,让热爱技术的人不迷路 □ 本报记者 程晓琳 杨频萍 连日来,江苏各地陆续启动2025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各地各校以“一...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内的幸福方程式 转自:天津日报  初夏时节,晨雾尚未散尽。位于天津南站片区的大福圆市集·枫雅道菜市场里,早已奏响烟火...
四部门开展“百场万企”大中小企... 转自:湖州日报  新华社北京5月24日电(记者  周圆  张辛欣)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
加强对接交流 寻求合作契机   ●广元签约31个铝基新材料项目,涵盖全产业链  ●遂宁签约8个项目,涉及锂电新能源、油气化工、数...
2025年沈阳市科技活动周暨沈... 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岳雨)5月24日,由市科技局、市委宣传部、市科协联...
有机更新扮靓城市幸福颜值 转自:湖州日报  记者  徐斌姬   本报讯  故居里触摸岁月痕迹,巷陌间邂逅沉浸式演出,市集上品尝...
“你好,同学”校园青春歌会唱响 转自:天津日报  本报讯(记者 王洋)昨日,“中银之声”2025天津音乐节——“你好,同学”校园青春...
既装小确幸 又托大梦想 转自:湖州日报  记者  邢诗瑶   本报讯  干净明亮的便利店、温馨安静的阅览室、宽敞整洁的员工食...
第二届金熊猫奖邀您投稿大熊猫元... 征集展播活动海报。●第二届金熊猫奖系列活动中率先启动的配套活动●面向海内外爱好者征集与大熊猫相关的创...
青春社团展风采 津门学子向未来 转自:天津日报  本报讯(记者 王音)日前,由共青团天津市委员会、天津市学生联合会主办,天津市青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