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湖州日报
记者 徐斌姬
本报讯 故居里触摸岁月痕迹,巷陌间邂逅沉浸式演出,市集上品尝江南风味,凭借挖掘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与创新的旅游玩法,南浔古镇的魅力持续提升。近日,湖州南浔古镇景区经营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静告诉记者,今年“五一”假期,累计接待游客165万人次,同比增长55.66%。
在我市,像南浔古镇这样“活起来”的历史文化地标并不鲜见。目前,全市共有省级及以上历史文化名镇6处、名村7处、街区5片,认定历史建筑466处并全部完成测绘建档,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率达78%,超全省平均水平。以老城更新为契机,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青绿湖影”水上夜游演艺项目建成投运,“青绿游廊”游步道启动建设,小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分别入选住建部首批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示范案例及第二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从市建设局了解到,自 2021 年启动城市更新工作以来,我市围绕“诗画雅郡、青绿湖城”总体定位,统筹推进可持续有机更新,老城片区城市品质实现全方位提升,一幅充满活力与韵味的城市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城市更新,规划先行。我市委托段进院士团队从中心城区 150 平方公里、老城片区 10 平方公里两个层面开展城市设计,构建起 “一廊一环三中心”的更新发展框架。同时,修编名城保护规划并上报住建部审查,编制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实施方案,谋划百余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超 500 亿元。实施方案、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的出台,持续规范过程管控并给予项目政策激励,为城市更新筑牢制度根基。
秉持渐进式、低强度原则,全市以“绣花”功夫推动全域有机更新,成绩亮眼。连续 2 年获评美丽浙江城乡品质提升专项优秀设区市,4 个片区、11 个项目入选首批省级更新试点,当前整体进度超50%。累计建成 25 个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10 个“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84 个未来社区,基本完成 2000 年前建成需改造老旧小区的更新任务。老城范围内,莲花庄片区率先启动更新,车站新村等 9 个地块完成征收,航运二村莲园、小西街石鸾巷全面交付,原中心医院西侧、原质监站等地块全面启动建设。
“城市更新作为市建设系统十大重点建设工程之一,已列入2025年度向全市人民承诺事项。”市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坚持项目为王,根据城市体检评估报告分类对更新项目进行梳理,排摸,并以此为基础向上争取资金。另外,将项目相对集中、预期成效相对显著的区块按照20至50公顷的范围划定为更新重点片区,目前已初步划定6个。“年内,我市还将打造不少于6个城乡风貌样板区、10个未来社区及9个现代化美丽城镇。”该负责人说。
上一篇:“你好,同学”校园青春歌会唱响
下一篇:既装小确幸 又托大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