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工网
【图说】
原标题:依赖
赵春青/图 陈曦/文心率、血氧、血糖、血压……据近日《文汇报》报道,眼下,不少人已习惯通过一些穿戴类电子产品追踪自己的健康数据。这些实时传输的健康数据也成了一些人的烦恼源泉,当智能手表的睡眠监测结果不是显示深睡时间不够,就是快速眼动比例高,一些人产生了心理负担,甚至因此而焦虑得失眠了。
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和科技的飞速进步,穿戴类电子产品功能日益强大,产销两旺。这些智能设备让身体指标清晰可见,提升了健康管理的便利性,有助于督促人们预防疾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如果过度关注指标波动,将健康数据与某种疾病进行关联,进而陷入紧张焦虑,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实际上,电子产品会受到环境变化、技术成熟度等客观因素的干扰,静态单一数据的参考价值较为有限。再者说,健康管理的目的并非追求数据“完美”,身体真有啥问题,也要权威正规的医疗机构才说了算。穿戴类电子产品固然炫酷,消费者却须正确看待和使用,学会在动态指标中发现身体变化趋势,使其更好地“为我所用”,成为贴心的健康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