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团队成员
扬子晚报网8月2日讯(通讯员 汪涛 记者 陈咏)盛夏时节,“苏超”如火如荼进行。扬州主场赛场上,除了奋力拼搏的球员和热情呐喊的观众,还有一群特殊的“赛场守护者”。他们是来自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助力‘苏超’赛场,精准服务赛事”志愿服务团队的大学生们。记者2日走近他们,了解他们以旗手、担架员、球童的身份,为赛事保驾护航,用汗水诠释青春担当的点滴故事。
据介绍,当开赛号角响起,团队成员身着统一服装,手执联赛旗帜与参赛队旗,率先入场。每一次旗杆在手中稳稳立起,每一次在球员通道旁笔挺肃立,团队成员心中涌动的,是沉甸甸的责任。成员王越详说:“‘旗’开得胜的信念,由我们亲手传递。”
“担架队,进场!”裁判的指令是他们的冲锋号角。无论高温炙热还是身体疲惫,只要球员意外倒地,团队成员四人一组就会第一时间抬起担架,以最快速度冲入赛场。默契配合、平稳搬运、快速撤离……每一个动作都关乎球员的安全与比赛的秩序。成员张雅轩和张俊垚表示,他们虽然不是赛场的主角,却是安全的守护者。
“球,这边!”绿茵边的团队成员高峰,整场紧盯着滚动的足球。捡、递球、快速归位,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是赛场节奏的“加速器”。球童的脚步里,藏着对比赛最纯粹的热情——用最快的速度,让精彩不等待。
记者采访了解到,这段深刻的经历,让团队成员看到了球员的拼搏精神,更让他们明白了志愿服务的意义——再微小的岗位,也是支撑大场景的重要基石。团队负责人李尧所说:“志愿服务不在于索取什么样的风景,而是让自己成为风景的一部分。”
目前,“苏超”赛事扬州主场的赛事已过半,这支志愿服务团队,为“苏超”赛事提供精准高效服务。据悉,该团队是信息工程学院“志愿扬帆·运河名城——扬州青春思政行”项目旗下的一个团队。信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刘丹丹表示,该项目以运河文化为纽带,组织青年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文化宣传等形式,深入挖掘扬州的历史文化资源,传播城市形象,同时在实践中强化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信。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项目内涵,拓展志愿服务领域,助力更多青年在服务中成长。
上一篇:一本更路簿 两代人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