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在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消费市场活力逐步释放。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孙蔚
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对稳定经济大盘、推动高质量发展有着关键作用。5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今年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阶段政策走向给出指引。报告指出,近年来,国内消费增速有所放缓,但在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展现出复苏向好的积极信号。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报告认为,一季度货币政策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保持低位,有效降低了居民购房成本。叠加今年出台的房地产增量政策,促进房地产回稳效果比较明显,市场活跃度有所提升。
报告显示,从一季度人民币贷款结构来看,3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65.4万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住户贷款余额83.87万亿元,同比增加3%,当年新增额达1.04万亿元。从新发放贷款加权利率来看,3月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13%,同比下降0.56%。3月末抵押补充贷款余额为2.1万亿元。
报告指出,下一步,将用好抵押补充贷款,支持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为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信贷支持;继续用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地方国有企业收购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房,用于配租配售。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记者表示,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有助于消化存量商品房,缓解房地产市场的库存压力,稳定房价。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房地产企业的预期,缓解企业资金链压力,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此外,还可以推动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使住房供应体系更加完善,更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优化房地产市场的供应结构。
据记者了解,自2024年以来,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已经为地方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安徽省住建厅日前披露,截至今年4月底,合肥、蚌埠等地已收购10279套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和人才租赁住房,其中保障性住房2917套,获得再贷款银行授信10.19亿元,进一步推动了存量商品房收储工作的加快落地;近日,贵州省首笔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再贷款项目在贵安新区落地,第一批1219套已建成存量商品房已获国开行融资再贷款授信5亿元。
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
提振消费是当前扩内需稳增长的关键点。报告聚焦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体现宏观政策更加注重促消费。报告指出,近年来,国内消费增速有所放缓,但在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消费市场活力正逐步释放,增速呈现稳步回升态势,展现出复苏向好的积极信号;金融支持消费已有较好基础,不过仍有进一步发力空间。
报告明确指出,出台金融促消费一揽子政策举措,研究出台金融支持消费的指导性文件;持续优化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增强消费金融机构资金供给能力,支持汽车金融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构建高效、便捷的支付生态。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目前,金融机构围绕以旧换新、冰雪运动等消费场景,持续推出多元的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当前我国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服务消费成为新的增长点,但在服务消费领域,部分中小微企业面临融资难题,限制了服务供给的质量和规模。金融机构加大对服务消费领域的支持,有利于打通供给堵点,更好地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求。
温彬对记者表示,从金融支持消费情况看,传统信贷依赖度较高,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占比偏低,信贷产品适配性不足,需要通过构建与消费需求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扩大消费领域高质量金融供给,最终形成消费与金融相互赋能、深度融合、良性循环的发展格局,持续释放消费市场增长动能。
5月9日,央行印发《关于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
不过,碎片化的具体消费支持政策在效果上可能会偏于短期化。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表示,促消费的重点在于强化顶层规划,建立完善衡量消费发展的系统性指标体系,这样能够更好地发挥导向作用。同时,需要注重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在消费信贷发展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防范潜在风险,确保消费者合理借贷、理性消费。
落实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针对下一阶段的政策走向,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记者表示,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新的政策信号不断释放。报告提出,下一步要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落实好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积极落地5月推出的一揽子金融政策。
具体措施方面,一是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满足实体经济有效信贷需求。二是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健全市场化利率调控框架,下调政策利率及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带动存贷款利率下行。三是引导信贷结构调整优化,推动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用好资本市场支持工具,落实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设新工具,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小微等领域。
据了解,我国经济虽呈现向好态势,但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进一步稳固。在此情形下,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旨在强化逆周期调节,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不久前,央行公布的降息、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等都属于宽松货币政策的范畴。温彬对记者表示,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对提振消费作用显著。货币政策通过降低利率,减少储蓄意愿、增加消费意愿;贷款成本降低后,消费者贷款消费的负担减轻,如贷款购买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的成本下降,刺激了大额消费。此外,政策能促进企业扩大生产和投资,增加就业机会和居民收入,进一步提升其消费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是当前经济形势下的重要调控手段,通过系列措施能促进经济增长、提振消费,为经济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