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詹 超
2025年5月18日,苏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苏银金租”)迎来成立十周年。作为全省首家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他们的成绩单可圈可点:截至2025年4月末(下同),累计实现租赁业务投放超3500亿元,资产规模达1359亿元,支持各类企业及客户22万户。十年来,苏银金租积极发挥金融租赁特性优势,以“融资+融物”为核心模式,从江苏起步,服务半径延伸至全国乃至国际市场,在绿色金融、船舶租赁、普惠小微等领域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租赁动能。
绿色赋能,低碳转型加速推进
皖南工业重镇宣城的某新材料企业厂区内,一座5MW/15MWh的“超级充电宝”正悄然改变传统制造业的用能逻辑。作为安徽省单体装机容量最大的用户侧储能项目,苏银金租通过直租模式为其量身定制解决方案。整个储能系统如同智慧的能源调度师,在深夜电价低谷时段,它默默吸收电网富余的清洁电能;待白昼生产高峰来临,储备的电力又转化为生产线稳定运转的动能。通过“谷充峰放”的精准调控,项目每年可为企业提供约875万千瓦时的可持续电量,在削峰填谷降低用电成本的同时,年减少碳排放5100吨。即便面对突发电力波动,系统也能化身“电力卫士”,确保企业生产不受能源供应波动影响。
向东约两百公里,扬州某新能源公司的渔光互补项目现场,蓝色光伏矩阵与碧波养殖空间交织出生态经济新图景。苏银金租以直租方式支持的340MW光伏电站,将清洁能源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光伏板阵列向天际延伸,水下鱼群在板间阴凉处自在游弋。项目全部建成后,可有效缓解地方电网的供需矛盾,项目年均发电量超4亿千瓦时,可节省燃煤超15万吨,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超40万吨,为区域能源结构优化与生态保护提供双重助力。
从储能调峰到渔光共生,苏银金租已累计在光伏领域投放资金超210亿元,未来将继续围绕能源变革拓展绿色金融场景,探索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之道。
三轮驱动,航运租赁破浪扬帆
在长江之畔的岳阳城陵矶港,两艘208TEU新能源纯电动集散两用船已准备就绪。船身搭载的磷酸铁锂电池组闪耀着金属光泽,预示着内河航运的“零碳革命”已悄然启航。这是全国首个全省组网低碳航运项目“电动湘江”,由苏银金租以直租模式为湖南绿电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服务,打造的国内首条160千米纯电动集装箱航线。该项目建成后,单船年减碳量可达900吨,相当于330台家用车的年排放总量,标志该公司在助力内河航运绿色转型上迈出关键一步。
苏银金租还深度参与国轮国造,服务自主创新铸就“大国重器”。2024年,该公司与国内龙头航运企业合作,完成了首艘9.9万立方米VLEC(超大型乙烷运输船)直租项目。该船由中船江南造船厂建造,采用双燃料推进系统,专为跨洋运输乙烷等液化气体设计,已锁定长期国际租约。在特种工程船舶领域,该公司通过融资租赁支持的“新海腾”号绞吸式挖泥船,凭借6500立方米/小时的疏浚能力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港口建设,彰显中国高端装备的国际竞争力。
在国际航运舞台也能看到苏银金租的身影。2025年4月,该公司与国内龙头船舶管理企业合作的最新成果,由日本知名造船厂承建的4.2万吨散货船“SEACON LIVERPOOL”正式交付,为其介入全球航运产业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通过“绿色化+国产化+国际化”三轮驱动,苏银金租已形成覆盖新造船融资、经营性租赁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成为国内航运金融领域的新生力量。
普惠融合,服务实体纵深发展
苏银金租通过专项产品创新与流程再造,形成覆盖小微企业与农业产业的普惠服务体系。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设立车辆业务专营部门,推出覆盖商用车、乘用车及工程机械的多场景租赁方案。通过自主研发批量业务系统,实现客户信用评估、电子签约与资金发放全流程自动化,单笔订单最快3分钟完成。目前,其普惠车辆融资租赁业务累计投放近170亿元,服务客户超15.5万户。
在乡村振兴领域,该公司将普惠理念延伸至田间地头。江苏某海洋牧场通过其1.8亿元融资支持,建成“液化天然气+智慧渔业”综合管理平台,不仅破解了高经济价值冷水鱼养殖的控温难题,而且通过“变废为宝”模式推动生态渔业发展。安徽某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智能化冷库项目获得6780万元融资支持后,农产品年周转量提升至12万吨,带动周边农户稳定增收。在萧县智慧农业园项目中,苏银金租投入1亿元用于物联网设备升级,助力番茄年产量提升至2800吨,并为200余名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苏银金租主要负责人表示,参与这些具体的实践项目后,金融租赁在整合产业链资源、推动农业现代化中的独特价值得以释放。
2025年4月,苏银金租成功发行全国首单非银机构“三农”专项金融债券,募集资金15亿元专项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与绿色转型项目。截至目前,苏银金租涉农租赁业务余额超220亿元,约占融资租赁总规模的20%。未来,苏银金租将进一步拓展农村能源、生态治理等领域,探索“金融+科技+产业”融合模式,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长效动能。
协同发力,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面对金融市场的复杂性与竞争压力,苏银金租选择以精细化管理与数字化转型实现业务突破。自2015年起,该公司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建立久期管理与动态平衡机制。2020年设立金融市场部后,同业负债规模突破千亿元,交易量年均增长超20%。
在负债降本方面,苏银金租建立了“分层+分群”的客户服务模式,通过客户偏好分析和分层定价,把准市场趋势、优化执行策略,本外币融资成本控制持续保持行业领先水平,目前授信机构数近280家、额度超3500亿元。
产品创新与资质获取是苏银金租金融市场业务跃升的重要驱动力。公司先后斩获基础类衍生品交易资质和银行间利率互换市场准入资格,依托全牌照优势,推出行业首单获中欧《共同分类目录》认证的绿色金融债、全国首单非银机构小微金融债等多元化债券产品,累计发行规模超百亿元。
与此同时,苏银金租还构建了覆盖政策研究、客户画像与风险预警的数字化体系,通过资金系统迭代升级与智能风控平台建设,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与决策精准化。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提升了运营效率、增强了安全保障,更推动公司在ESG评级、国内信用评级等领域屡获最高等级认证,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十年,金融“少年”初长成。从长江内河到国际航线,从智能制造到田间地头,苏银金租的身影始终穿梭其中。十年间,苏银金租始终秉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凭借着不懈的探索精神和务实的工作态度,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以创新为引领,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风控为保障,确保稳健致远。随着“十四五”规划进入收官阶段,面对数字化与国际化的发展机遇,苏银金租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拥抱变革,不断实现新的突破与跨越,为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