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第22家中国白酒上市公司出现了。
5月13日,港股上市公司中国环保能源证券简称正式更改为“杜甫酒业集团”,该公司于联交所的现有股份代号“986”维持不变。
目前,中国环保能源仅将公司名称进行了变更,公司主业和股权结构仍未发生变化,也就是说杜甫酒业并非“借壳上市”。
杜甫酒业集团前身是1982年成立的绵竹县曲酒二厂,于1994年注册了“杜甫”商标,主推“杜甫酒”系列产品,定价范围在200-800元区间,布局中高端价格带。与其他品牌相比,杜甫酒业主打传统文化牌进行突围破局。该公司现拥有杜甫、李白、商隐醉、苏子瞻、欧阳醉翁等各类诗词文化系列商标,与历史名人IP进行深度捆绑营销。
杜甫酒业与中国环保能源的合作发生在更早之前。2025年2月24日,杜甫酒业集团与中国环保能源达成合作,后者获委任为四川杜甫酒业的销售代理。
该协议设定了1.5亿元销售基准目标,折合年均目标约5000万元,并创新性引入“超额奖励机制”。如超额完成,中国环保能源还能额外获得1%的分红。
从这一合作可以看出杜甫酒业对于出海的野心。界面新闻从山西汾酒、郎酒等多家酒企了解到,东南亚市场是中国白酒出海销量最好的地区,依托地缘优势,当地白酒消费市场已经较为成熟。协议中的销售代理国家,主要聚焦东南亚,借助中国环保能源的渠道优势,杜甫酒业可快速切入海外市场,尤其是华人聚集区域,降低独立开拓渠道的成本与风险。
更名当日,杜甫酒业集团涨幅高达79.75%,总市值超过2亿港元。
好景不长,5月15日杜甫酒业集团报收0.125港元,市值仅1.62亿元。在A股市场,“上市公司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属于交易类强制退市指标之一。港股与A股不同,这也使得大量股价长期低于1元的“仙股”出现。
股价低迷与中国环保能源长期以来的业绩表现有关。该公司主要从事珠宝设计及市场营销、放贷业务。经济不确定性令消费者在珠宝方面消费更保守,该公司珠宝业务过去四年表现不断下滑。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中国环保能源的珠宝业务除税前经营亏损约56万港元。
Wind数据显示,该公司收益常年在1亿港元上下,过去10个财年中有7个财年出现亏损。
“与珠宝行业相比,白酒消费频次往往更高。”根据该公司的表达,跨界白酒是挽救业绩的一条重要举措,他们选择牵手此前已经对港股市场展现出兴趣的杜甫酒业。
5月9日,中国环保能源发布更名公告称,由于该集团拟将业务重心由珠宝业务转向白酒业务,董事会认为更改公司名称符合集团的战略规划,且其将更好地反映集团的业务发展状况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2023年起,业内传出“A股审核制设置行业‘红黄灯’,白酒属于红灯行业”的消息,引发了白酒企业A股上市难的猜测。在冲刺上市阶段,习酒、郎酒、西凤酒也都经历了多次风波,未能成功。
自 2016年3月金徽酒成功上市后,A股白酒板块已9年未能扩充成员。对于力争上市的酒企来说,唯有赴美、赴港寻求机会。
公开资料显示,杜甫酒业已于2020年度和2022年度完成两轮战略融资,先后引入上海景恬实业集团与森系资本两大机构投资者。2021年杜甫酒业便曾公开表示,要谋求在港股整体上市,打造“诗酒第一股”。
此次更名后,杜甫酒业名义上成为珍酒李渡之后的第二家港股白酒企业,理论上来说,这一身份有助于提升品牌在行业和消费者中的认知度。
但对于白酒行业来说,杜甫酒业所在的四川地区竞争本就激烈,加之近年来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非头部企业的压力更为明显。
首先,白酒产业的“马太效应”在过去十年达到顶点:2015—2023年间,全行业产量从1312.8万千升降至449.2万千升,头部酒企营收占比突破60%。
尽管资源向头部企业集中,但头部酒企的增速仍然在放缓。举例来看,2024年,五粮液实现营业收入891.75亿元,同比增长7.09%;2023年时五粮液营收增速为12.58%。泸州老窖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11.96亿元,同比增长3.19%;2023年时泸州老窖增速为20.34%。现阶段,白酒消费市场并不属于增量市场。
其次,就区域来看,四川省是酒业资源最为丰富,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地方,这里诞生了川酒六大品牌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郎酒、舍得酒业和水井坊。
从布局全国化以及白酒出海的角度来看,杜甫酒业在中高端市场面临以贵州茅台为代表的多家巨头的挤压,而如果仅聚焦在四川地区,上述六大品牌知名度高,中高端赛道的竞争同样激烈。而在川渝地区主打性价比的消费市场,杜甫酒业也需应对江小白等新兴品牌的挑战。
来源: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