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张一为恒泰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
事件背景与核心协议要点
2025 年 5 月 12 日,中美两国在瑞士日内瓦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标志着自 2018 年以来对等关税贸易摩擦升级后的实质性缓和。协议核心内容集中于关税调整与机制建设:对前期关税税率的大幅调整:自5月14日起,双方仅保留对彼此商品加征的10%基础关税,暂停执行此前加征的24%关税,为期90天,其余对等关税则全部取消。然而,美国以芬太尼问题为由于2025年2月和3月追加的20%关税未被纳入协议。
关税调整的具体影响与现状分析
协议生效后,美国对中国商品加权平均关税从 145% 降至 30%(含 20% 芬太尼专项关税),中国对美商品关税从 125% 降至 10%。这一调整虽未彻底解决贸易争端,但为双边经贸提供了短期缓冲。
本次会谈的核心可以总结为:豁免极度不合理的超高关税,暂停实施部分对等关税,以及标志着中美建立了常设沟通机制,后续一系列的谈判和拉锯还将持续。
具体来看,美方取消了91%的报复性关税,中方相应取消了91%的反制关税,暂缓实施24%的反制关税。目前,仍然有效的是10%的对等关税加20%的芬太尼关税,共计30%的额外关税。叠加其第一次任期内对自中国进口商品10%的额外关税,美国对中商品关税总额超40%。
谈判的象征意义与未来走向
从特朗普过去的表述看,我们认为对全部国家和地区20%的平均关税是特朗普的最初预期,这也是他认为会使得美国实现自身贸易利益最大化的“最优关税”。显然目前对中国的综合关税税率仍显著超出这一水平。因此,中美间贸易短时间内或难以恢复常态,本次贸易谈判中美建立了常态化的沟通机制的象征意义相比关税的具体比例变动更重要。从对中美双方经贸利益的影响来看,90 天关税暂停期为企业调整供应链创造了窗口期。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可以利用这段时间重新规划生产布局,降低因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美国的进口商和消费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享受到更具价格优势的中国商品,缓解通胀压力。然而,尽管关税有所调整,中美之间在产业政策、市场准入等核心结构性矛盾尚未化解,未来的谈判仍充满挑战。
介于芬太尼税由总统行政令直接颁发,格里尔贸易团队或在该项上的权限有限,本次谈判也不涉及。所以未来,我们预计中美进一步关税谈判的重点仍将围绕现存的10%的对等关税展开,最终总关税预测会落实在25%-30%区间。
此外,财长贝森特确定了5-6个关键战略行业“涉及美国国家安全问题”,结合此前发言,可能包括医药等行业不排除额外行业性关税落地的可能。例如生物医药行业也可能面临更严格的审查和准入门槛,这些都需要我们高度警惕。
第一财经一财号独家首发,仅代表作者观点。
上一篇:七律·策杖游春(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