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安晚报
手机用久了,运行速度慢得很。爱人几次劝换个新的,我都未置可否。不是不想换,是怕丢了之前与母亲通话时留下的录音。前天逛商场路过手机柜台,爱人从售货员那儿得知,可以把旧手机里电话录音转到新手机,我这才答应下来。
一回到家,我赶紧打开新手机,找到大文件里的电话录音,播放了几条。听着母亲熟悉的声音,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有这些录音在,就好像母亲还陪在身边。
三年前的那个礼拜六晚上,我给母亲打电话,汇报儿子婚宴的安排。电话里,母亲先是温和地嘱咐我不要着急。后面又笑说她早等着这一天了。为此,我还和母亲打趣了一番。
礼拜一早晨刚准备出门上班,手机突然响了。接通大姐电话,得知母亲在她家里昏迷不醒,正等着120送往医院。那一刻,我的腿瞬间发软。赶到医院,看着躺在担架上仿若熟睡的母亲,我心如乱麻,满心疑惑:明明一直提醒她按时服药,为何还是遭遇了这等不幸?
此后,母亲经历了开颅手术,在医院重症监护室熬了五十天,结果还是不治。我怀念母亲,翻看那晚通话记录,意外发现手机竟有自动录音功能。仔细查看,这些通话时长短的只有36秒,长的却有五小时十二分二十秒。近两年间,总计八十四通电话录音。我不禁感叹,这数字恰好是母亲在世的寿数。不知是巧合,还是命运的特别馈赠,让我能留存这些珍贵的念想。
回想和母亲的通讯,最早要从老家装上家庭电话说起。那时,通讯远不如现在便捷,每次通话,没说上几句,母亲就把话筒递给了父亲。父亲去世后,母亲不愿在姐姐、弟弟和我家里久住。总说县城小区的老邻居们她都熟悉,辛苦了大半辈子,想一个人清净清净。
俗话说“孝顺,孝顺,好的孝心就是让长辈顺心”,为遂母亲愿,姐弟商量让她留老家。本想装监控保障安全,却被她拒绝了。退而求其次,把每个家庭成员的照片存进母亲手机,方便她辨认接听。同时,安排每天有人给母亲打电话,再在亲友群里分享她的情况。
记得有一次,我和母亲从晚上六点聊到凌晨两点多,手机烫得厉害,我却舍不得先挂断。电话那头,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白天的琐事、小区里的新鲜事,还有亲戚间的故事。听着听着,我忽然意识到:母亲其实是寂寞的,她嘴上说想一个人生活,不过是不愿给我们添麻烦而已。想到这些,愧疚感涌上心头。怪自己没能早点读懂母亲的心意,也没尽力说服这位口是心非的老人家。
那年秋天的一天晚上,母亲在电话里说金耳环丟了。仔细询问才知道,可能是被扶她过马路的人给捋走了。节俭一生的母亲受了委屈,闷了好几天才说出实情。经过这件事,加上我们轮番的好言相劝,母亲终于不再坚持独居了。姐姐退休后,母亲搬到她家安住下来。从那以后,我和弟弟只需在周末报个平安。偶尔聊到兴头上,才多说几句。如今,再想听听母亲的声音,只能一遍又一遍地播放这些录音了。
这八十四通电话,是母亲晚年的时光印记,更是我与她之间的情感纽带。每每思念如潮水涌起,听一听这些录音,就好像穿越回过去,重新感受那份温暖的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