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湖晚报
N记者 朱竞天 通讯员 黄梦丽 □摄影 陆巍
南湖畔粽香四溢,邻里间技艺争锋!5月13日、14日上午,2025真真老老第十四届百粽宴——社区制粽达人口味争霸赛预选赛分别在南湖街道、油车港镇举办。制粽高手云集的预选赛活动,不仅让浓浓的邻里情谊在欢声笑语中持续升温,更在粽叶翻飞与糯米飘香间,彰显出嘉兴“粽子之乡”的深厚底蕴。
不拼花样
这场较量只凭“口味”说话
早上九点不到,来自南湖街道南湖社区、烟雨社区、万洲社区等十个社区的居民拎着自家的调味碗盆,陆陆续续来到了比赛现场。28位参赛选手被平均分成两组进行比拼。
既然是制粽达人口味争霸赛,那当然是以调味技艺一拼高下。为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制作粽子的材料和调味品都由真真老老统一提供。工作人员在现场为选手分发粽叶、糯米、猪肉和调味品。随着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选手们迅速进入状态。陆阿姨动作娴熟地将洗干净的糯米倒进碗里,接着淋上酱油,按比例撒入味精、盐,搅拌混合均匀,调味工序可谓一气呵成。很快,雪白的糯米都裹上了浓郁的酱色,飘散出诱人的香气。而旁边的杨叔则是采用“先调汁后拌米”的策略,先将酱油、盐、味精等调味料充分混合在一个碗里,多次试味调整到自己满意后,才将秘制酱汁与糯米充分融合。
“三两酱油五斤米,三分酱色五分香。”拌完馅料就要开始制粽了。青翠的粽叶交叠,拢成一个漏斗状的尖角,舀上一大勺糯米,塞进一大块肥瘦相间的肉,再盖上糯米压实,最后用棉绳包成型,一个粽子包好了。报名参赛的选手都是制粽高手,他们双手翻飞、手法娴熟,眨眼间,一排排饱满紧实的粽子便整齐排列在案台上。每个粽子都被细心系上标有编号标签的绳子,等待被蒸煮。
第二组参赛者按照同样的流程,先领取统一发放的食材和调味料,再进行调味搅拌馅料,然后制粽成型,系上标有编号标签的绳子,等待蒸煮出炉后,由评审品尝打分。本次活动评委由真真老老、南湖街道、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分别派代表进行评分。评委们根据粽子颜色及馅料的颜色,粽子的香味、粽叶固有的清香,粽子的口感是否软糯,粽子的形状美观结实度四个方面进行评分,最终评选出了5位优胜者晋级决赛。
火力全开
多场预选赛接力上演
“看到大家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包粽子,连平时不熟的邻里都搭上话了,这种一家亲的氛围特别打动人。”南湖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南湖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袁芳表示,“活动的举办,通过社区互动、邻里共同参与的模式,让民俗文化在粽子的香味里鲜明了起来。”
南湖街道是2025真真老老第十四届百粽宴——社区制粽达人口味争霸赛预选赛的首站。5月14日上午,预选赛第二场也在油车港镇火热开展,12位参赛阿姨身着蓝印花衫,拿出各自的制粽绝活投入到比赛中。下周,社区制粽达人口味争霸赛预选赛还将走进府南社区和海宁海洲街道,邀请更多民间制粽高手同台竞技,共赴这场舌尖上的端午之约。四场预选赛,将分别评选出5位选手代表晋级决赛。
5月31日上午9:30,真真老老社区制粽达人口味争霸赛决赛将在望湖广场举行。决赛赛制延续口味争霸的原则,由真真老老提供粽叶、糯米以及基础调味料。而与预选赛不同的是,决赛增加了口味创意维度的评比,要求参赛选手尽情发挥创意,大胆尝试,让粽子的口味更加丰富多元。
决赛允许参赛选手自备所需馅料材料带到现场进行加工,由专业评委团打分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其余参赛选手均为优胜奖,由真真老老为参与选手送上丰厚的参赛奖品。
激发全民参与热情,将端午包粽习俗转化为传承文化、凝聚邻里的生动实践,真真老老让传统文化在烟火日常中焕发新生,让节日的温度与文化的厚度在此交融。
下一篇:80余名师生零距离体验消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