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王坤
“护士长,患者高烧不退、呼吸困难,医生初步诊断高度怀疑是狂犬病,需要立即隔离抢救!”
“备床,准备好抢救物品,为患者面罩吸氧、建立静脉通路、采血!”
“可是,患者面容惊惧,蜷缩着身子,一直拒绝我们的靠近!”
“我来处理!”曹晓明快步冲向病房。
眼前的男子大约四五十岁,缩在墙角,面色苍白,满头冒汗,眼里充满了恐惧……
有着多年护理经验的曹晓明知道,狂犬病患者对光、风、水声较敏感,她轻轻将病室窗帘拉上,把病房灯光调暗,一边轻声细语地安慰患者,一边慢慢靠近,让患者戒备紧张的情绪得到舒缓,逐渐配合吸氧、用药、擦汗、治疗……经传染病医院专家会诊确诊,患者身体指征平稳后,转到当地传染病医院进一步救治。
这一幕,是曹晓明护理工作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个片段。
事后,有人问曹晓明:“当时你的勇气是哪来的?不怕被传染吗?”
曹晓明淡然地说:“作为护理工作者,坚守岗位,处理紧急情况是我的职责。”
一顶燕帽,一袭白衣,44岁的曹晓明,是包头市第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护士长,今年,她即将迎来工作的第20个年头。近20年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她不停地穿梭于病房、楼道、护士站,始终用饱满的热情、真挚的眼神、娴熟的护理技术,温暖着患者,为患者排忧解难。
暴雨天,她看到患者在门诊看病没带雨具,将素不相识的老两口送回家;在病房,救助站送来孤寡老年患者,她为老人擦身、洗头、换衣;为家在外地的需特殊治疗饮食的患者做饭、送饭……
在多年的护理工作中,曹晓明以身作则,获得多项荣誉。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护理工作者”“杰出护理工作者”,包头市“优秀护士”“天使护士”荣誉称号……
作为护士长,曹晓明深知服务态度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形象和医疗护理水平。曹晓明说:“护理工作是一份让人尊敬的工作,在康复患者赞许的目光和真诚的话语中,从尚未痊愈还需帮助患者的渴望眼神中我体会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