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劳动午报
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厨师、外卖配送员、护工、月嫂等从业人员,每年都至少要进行一次相关传染病的筛查,并办理健康证,才可以上岗工作。但在一些地方,办理健康证的体检过程中,存在种种违规情况,规章制度形同虚设。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有部分医院存在违规行为,一些劳务中介还可以为餐饮从业者提供“代检”服务。(5月14日 光明网)
健康证是公共卫生安全首道防线,如果让患有特定传染病的人员绕过合规体检,从事食品加工等特殊行业,势必后患无穷。公共卫生安全绝不容失守。根据相关法规,为避免有传染性疾病的人从事可能危害公众健康的岗位,餐饮业服务提供者如饭店服务员、奶茶店员、外卖配送员等,都要持有健康证才能上岗。这不仅是对消费者健康的基本保障,也是捍卫食品安全底线的必然要求。
各地卫生防疫、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应加强执法,揪住违规线索动真格,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违法违规者重拳出击,取缔非法中介,对违规操作、造假行为零容忍,加大违法违规成本,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斩断内外勾结的黑手,让健康证真正“健康”起来。
健康证不“健康”不是小事,必须严格流程,加强各环节的核验管理,堵塞制度漏洞,强化事后问责处理,守住安全底线、法律红线。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公众对健康证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健全举报机制,鼓励公众举报相关违法行为,形成全社会重视健康、维护安全、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让公众更加放心,让健康证发挥应有的作用,为公共卫生安全保驾护航。
□潘铎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