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近日,浙江大学文学院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向媒体与社会公众代表,展示了数字人文研究发展的最新成果。
该中心主任徐永明教授在云四库数据地图中,输入“李白”,系统便将李白从公元701年出生至762年去世的动态轨道图,包括他在不同时间节点的社会活动情况等展示出来。比如,点进公元723年显示:李白23岁,在四川江油匡山读书,同年二月,他的朋友张说兼中书令。
云四库数据地图中李白行迹图。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摄在该中心的智慧古籍平台,徐永明又输入“明代戏曲家汤显祖”。我们在人物世系图中,可以看到汤显祖的世系情况,需要详细了解一个人,可以点击进去看专属页面;社会关系图是汤显祖的朋友圈、人物社会关系以及与汤显祖的交集等。
人工智能(AI)时代,徐永明与团队致力于古籍智能化、学术地图可视化和AI驱动的文史问答系统开发,通过文史大数据实验室和学术地图发布平台、智慧古籍平台、云四库智能问答,将传统人文学术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从学术研究到产业应用的跨越,为社会服务和政府决策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传统文化如何创新传承?浙江大学强大的交叉学科背景为徐永明团队提供了支持。浙江大学文学院的人文底蕴、计算机学院的技术实力、地科院的GIS(地理信息系统)专长形成互补,使徐永明团队能够高效整合OCR(光学字符识别)、知识图谱、大语言模型等前沿技术,通过科技赋能,推动古籍资源上线,激活古籍文献智慧,让古籍知识变得触手可及。
“学术地图发布平台让静态数据动态化,智慧古籍平台让古籍可读、可查、可交互,云四库智能问答让AI真正理解传统文化。”徐永明说,浙江大学“人文+大数据”的交叉研究,让技术赋能文化,让学术走近社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人文标杆。
智慧古籍平台汤显祖的社会关系图。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摄徐永明教授展示数字人文研究发展的最新成果。浙江大学供图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