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方 (图片由四川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提供)“云端川廊”立体网络“点” 成都市示范点在锦江区、金牛区、龙泉驿区、新津区投资建设低空物流“支端—末端”运输节点“线” 跨城航线推广打造以成都为中心的南北、川东航线“面”“低空+”立体网络形成“南北纵贯、东西辐射”、全省21个市州全覆盖的立体网络以“低空+物流”为基础,扩展“低空+”多元应用场景 一筐车厘子从山上运到山下,需要多长时间?常规运输需要几个小时,新方式只需 1分钟。 在5月13日举行的四川省低空经济产业链协同发展暨产品发布会上,由“中国民航英雄机长”刘传健发布的8条四川低空运输航线引发关注,其中2条无人机载货运输航线由四川省港投集团旗下四川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低空经济公司)运营。这家公司今年2月才刚刚成立,此次航线发布是公司放出的首个大招。 四川车厘子即将大面积成熟,该公司正在阿坝州汶川县、雅安市汉源县探索车厘子低空吊运新场景,采取“低空吊运+冷链运输”的方式,帮助更多四川美味“走”出大山,“飞”向全国。 新航线、新场景、新企业,有哪些新看点?在低空经济新赛道上如何一“飞”冲天?聚焦一条线 探索“低空+”应用新场景 “来喽,来喽,快来看哦。”5月9日,汶川县萝卜寨,一群村民围着一架即将落地的无人机看稀奇。1分多钟前,它挂着两筐车厘子从山间的坝子上飞下来。这是无人机运输第一次走进萝卜寨,也是省低空经济公司车厘子航线飞行测试的开始。 萝卜寨海拔约2000米,车厘子种植面积超300亩。这里产出的车厘子味道甜、品质高,去年零售单价达到80元/斤,但受制于高差,车厘子运输一直是个难题。 萝卜寨的通村公路是一条山间小路,这里还是乡村旅游度假区,一到节假日容易堵车。“我们用小面包车运车厘子,遇到堵车可能要耽搁一两个小时。”当地村干部介绍,汶川车厘子很“娇气”,无论是人力背下山,还是货车运下山,都会有一定损耗,且耗时较长。 “用无人机几分钟就运下来了,果子很少有损坏的。”当天,无人机载着两筐车厘子稳稳落地,村民们立刻围上来检查果子。他们关心的还有运输价格。 据省低空经济公司初步测算,通过“无人机+冷链物流车”的运输方式,汶川、汉源等地的车厘子可实现当天采摘当天发运,节约了运输时间,降低了损耗。在规模化、常态化运行的情况下,可实现增收20%左右。 车厘子航线是省低空经济公司开通的特色农产品集中运输航线之一。该公司还计划打造阿坝州金川(小金)—成都都江堰无人机载货运输航线,聚焦高价值的松茸、高山草莓等川西特色农产品,通过无人机直接吊运到当地集中点,再通过“空中绿色通道”运往都江堰的青城山机场,然后配送到城区销售点,运输时长可缩短至少30%,让川味“珍馐”快速进入千家万户。 拓展低空市场应用场景、做强低空经济支撑,是加快探索低空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的重要途径。 下一步,省低空经济公司将根据地方产业特色,适时推出更多特色产品低空配送线路。聚焦高端食品产业,开通成都新津区—锦江区高端食品低空配送航线,让优质食材以最快速度送达城区的各大市场和消费终端;聚焦高附加值工业品产业,开通成都龙泉驿区—绵阳北川航线,把龙泉驿生产的高端零部件运往绵阳科技城(北川)通航产业园,让企业的原材料运输和产品配送更加及时,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以“低空+物流”为基础,扩展“低空+”多元应用场景,推动低空经济与农业、制造、文旅、应急等领域深度融合。织成一张网 打造“云端川廊”物流新网络 打“飞的”上班、无人机送外卖、120救护飞机……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这些曾在电影里出现的场景,开始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据统计,今年有30个省(区、市)将“低空经济”有关内容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赛迪顾问预计,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超万亿元。四川不仅拥有低空产业聚集的优势,还是全国首个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省份,不仅要“起飞”,更需要“高飞”。《四川省低空经济工作报告》明确,到2026年培育10家以上行业领军企业,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建成覆盖基础设施、应用场景、标准体系的完整生态圈。 今年2月,由四川省港投集团所属四川省交通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牵头,联合自贡航空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畅通水运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四川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成都成立。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四川省首个由省属国有企业、地方政府平台公司和上市企业共同成立的低空经济运营服务企业。该公司重在“融合抱团”,聚焦低空物流领域强链补链,吸引全省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共同推动四川省全域低空物流领域迈上新台阶。 在省低空经济公司发展版图上,“组网”一词被反复提及。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标是从单一航线到低空网络,构建起联通全省跨城经济的空中脉络,让低空经济更好服务产业发展,成为激活全省经济的新动能。 对此,省低空经济公司提出“1+4+N”发展战略,即建设一个低空设备及运营服务共享平台,聚焦低空物流组网、低空应急保障、低空经济培训和低空行业应用4个业务运营方向,建设和运营多个区域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将按照先试点、再推广、后成网的建设思路,以先期航线为示范,以成都为核心枢纽,以跨城干线为经络,逐步形成覆盖全省的低空物流枢纽,建成“云端川廊”立体网络。激活一池水 构建产业与人才协同发展新格局 新兴领域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以无人机为例,低空经济催生的新岗位,仅无人机操控员这一项就有100万的人才缺口,人才紧缺问题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省低空经济公司携手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四川省技术创新促进会,共建“低空交通产才协同创新中心”。 谋产业先育人才。省低空经济公司深度参与《低空产业岗位人才岗位能力要求》标准的制定,为低空经济领域的人才培养、职业技能评价和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了重要的行业标准。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标准发布后,公司将根据市场需求,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专项培训,培训对象覆盖无人机操控员、研发工程师、保障服务人员、管理与决策人员等不同岗位群体,培养和集聚低空经济产业的一流人才和突破关键技术的人才,助推四川省构建低空经济产业与行业人才协同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