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团结报
党外代表人士所在民主党派和有关团体是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阵地。民主党派和有关团体要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作用,不断强化党外代表人士意识形态建设。一是结合开展主题教育,主动把意识形态作为重要内容。近年来,通过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党外代表人士意识形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民主党派和有关团体要结合主题教育自觉把意识形态建设纳入其中,加强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引导,切实提高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引导党外代表人士善于从政治上判断形势、分析问题,敏锐洞察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各种现象,透过现象看清本质。保持政治定力,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划清是非界限,不被假象所迷惑,增强对各种政治谣言、灰色信息、负面消息的政治辨别力和免疫力。二是采取多种方式,上好意识形态专题教育课。民主党派和有关团体要切实抓好意识形态专题教育,不断增强党外代表人士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积极引导党外代表人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各自所长,主动参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做好相关典型的宣传工作,树立和宣传党外代表人士良好形象,发挥示范效应。三是准确掌握思想动态,及时化解意识形态风险。民主党派和有关团体要积极拓宽掌握思想动态的渠道,及时了解党外代表人士对党的创新理论、党中央的重大决策的看法,对各种社会思潮、道德观念、流行文化的认知,对国内外重大事件、舆论热点的反应,特别要关注他们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的政治立场和态度,不断提升思想动态分析研判的精准度。对于一些模糊认识或不同意见,不能靠强制的手段加以解决,而是要用讨论、引导等方式去沟通思想、消弭分歧、分清是非;对于涉及重大原则问题的错误言行,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严肃认真地进行批评教育,坚定政治原则、坚守政治底线。
(摘编自《加强党外代表人士意识形态工作辨析:时代要求、现实问题与实践进路》一文,刊于《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5年第2期,作者为夏涛)
下一篇:哈马斯称已准备好立即开始停火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