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报记者 马翀
仲春的津郊大地,花红柳绿,春意盎然。在天津市宁河区岳龙镇这片由燕山山脉地下水灌溉的土地上,连片的红瑶甘薯育苗大棚一字排开,蔚为壮观。岳龙红瑶甘薯这一“津农精品”、天津市重点培育品牌,在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特色涉农贷款产品的精准滴灌之下,正书写着红薯产业强村富民的动人故事。
“益农快贷”破解融资难题
岳龙镇地处天津市宁河区东北部,拥有燕山山脉地下河谷的丰富优质水源,土壤富含有机质,得天独厚的水土资源为种植红瑶甘薯提供了先天优势。近年来,岳龙红瑶甘薯种植面积发展到1.8万亩,产量达9000万斤以上,产值突破1.9亿元。岳龙红瑶甘薯被认定为“津农精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红瑶甘薯种植投入大。以前想扩大种植规模,但缺乏抵押物,贷款时间又长,想用钱只能干着急。”红瑶甘薯种植户徐海波站在自家300亩承包土地前感慨地说。作为当地特色农产品,红瑶甘薯因口感软糯、香甜近年来备受市场青睐,但像徐海波这样的红瑶甘薯种植户由于亩均资金投入大,常常面临资金难题。
转机出现在2024年,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采用“线上贷款+特色农产品保险”的授信组合模式,让红瑶甘薯种植户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即可完成贷款申请及后续用款和还款操作。同时,种植户自愿购买特色农产品保险,享受国家保费补贴,一旦出险导致损失,由保险公司进行相应赔付。该分行对于投保和享受耕地补贴的客户在准入门槛、额度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
“我们通过这一特色农贷产品可为红瑶甘薯种植户提供最高50万元、3年期的信用贷款支持,3天左右即可放款,解决了广大种植户用款急以及因缺少合格押品贷款难的问题。”中国银行天津宁河支行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
“在中国银行工作人员的细心指导下,我在手机银行就可以申请贷款,贷款流程很顺畅,而且提款在手机上就可以操作。”岳龙镇岳会村红瑶甘薯种植户安东合说,“今年我们家比去年多种了100亩,要是没有这么好的贷款,这在往年是难以想象的。”
从达成合作意向到贷款到账,这笔30万元的信用贷款仅用了3天时间。据了解,“益农快贷”是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专门为从事种养殖业的农户提供的线上信用贷款,其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整合内外数据,依托风控模型和策略对种养殖户开展综合评价,特别是通过自动抓取农户保险和耕地补贴等数据,真正实现数据增信。
补链延链赋能“土特产”振兴
2024年4月,天津市委农办印发《天津市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行动2024年重点任务清单》,提出农业“土特产”培优工程。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积极参与“土特产”培优工程,聚焦农业“土特产”——宁河岳龙红瑶甘薯产业,成立专项服务小组。他们精准摸排、进村入户、送贷上门,为红瑶甘薯各类经营主体提供适配性强、便利化程度高、融资成本低的金融服务。
与此同时,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积极联动区、镇两级部门及红瑶甘薯全产业链相关企业,整合种植、育苗、农资、加工企业、下游经销商等各方资源,通过信息共享、交易撮合、资金融通等功能助力红瑶甘薯产业链补链延链,逐步构建起红瑶甘薯全产业链金融服务平台,助力宁河岳龙红瑶甘薯特色产业培育和发展壮大,提升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和产业链运作效率。
为助力“小红薯”长成“大产业”,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步履不停。在这一过程中,该分行逐步探索出“整村推进,大户带动”的模式,目前已为岳龙镇15个村、40余户种植户授信,投放金额超1700万元,不仅帮助红瑶甘薯种植户解了燃眉之急,也为岳龙红瑶甘薯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金融动力,助力岳龙红瑶甘薯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产业。
“目前,岳龙镇正围绕‘红瑶之乡·实力岳龙’发展定位,积极探索区、镇、村、企四方联动发展。银行的介入可以在各个环节加速红瑶甘薯全产业链建设,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质效。在这方面,中国银行从贷款产品设计到走村入户推广,做了大量工作,并且已取得很好的成果。”岳龙镇党委书记薄立江说。
不止岳龙红瑶甘薯,近年来,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积极支持天津市“土特产”培优,强化对农业“土特产”及“津农精品”和农业产业强镇金融支持,推出多个专项产品和服务方案重点支持小站稻、沙窝萝卜、出头岭蘑菇小镇、蓟州农家院等乡村富民产业发展壮大,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至田间地头。截至目前,该分行涉农贷款余额已超100亿元。
上一篇:想看熊猫,希望尽快去中国开大师课
下一篇:以音乐为媒奏响“迷人哈夏”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