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晨雾还未散尽,幼儿园种植区的杏树已缀满粉白花苞。孩子们背着画夹围在树下,小脸蛋贴着粗糙的树干,像在聆听树洞里藏着的秘密。“老师快看!花苞鼓鼓的,是不是藏着小月亮?”扎着脏辫的阳阳兴奋地踮起脚尖,指尖几乎要碰到颤巍巍的花骨朵。
暖风掠过枝丫,第二天清晨,杏树忽然绽开满树云霞。孩子们蹲在树下,用放大镜观察层层叠叠的花瓣,发现每朵花都藏着五片柔软的“小手掌”。“原来杏花和我们的手指一样多!”朵朵惊喜地喊道。老师趁机拿出绘本,讲述植物生长的奇妙过程,孩子们一边听,一边在小本子上画下不同形态的杏花:半开的像小铃铛,全开的像芭蕾舞裙。
“杏花会变成杏子吗?”向来安静的辰辰突然发问。这个问题让孩子们眼睛发亮,老师提议一起做“成长记录本”。从那天起,每天晨间活动时,孩子们都会带着记录本和尺子,仔细测量树枝的粗细,认真记录花苞数量。当第一片花瓣轻轻飘落时,有孩子急得红了眼眶,声音带着哭腔:“杏花是不是死掉了?”老师轻轻拾起花瓣,在手心碾开:“它们化作养分,正在悄悄孕育果实呢。”
随着春日渐暖,淡青色的小果子从花萼中探出头。孩子们像守护珍宝般观察着,惊喜地发现果实会随着阳光变化颜色。有的孩子担心果子被虫子吃掉,用彩纸折成小伞挂在枝头;有的孩子每天给杏树浇水,嘴里念叨着“快快长大”。当第一颗杏子染上金黄时,老师组织孩子们召开分享会,大家七嘴八舌讨论着:“原来等待需要这么久”“我学会了坚持”。
果实成熟的那天,孩子们捧着杏子,小心翼翼地掰开,琥珀色的果肉里藏着褐色的果核。“这是杏花写给秋天的信!”蕾蕾突然说道。阳光下,孩子们品尝着酸甜的杏子,也品尝着观察与等待带来的成长滋味。那棵杏树,不仅教会他们认识植物的生长,更在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耐心与坚持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