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胡家林
当一个人的发展与一座村庄的变迁交织在一起,便产生了许多故事。
陈虹池是土生土长的贵阳市开阳县南江乡龙广村人。2009年,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毕业进入国企,成为一名工程师。尽管已在外打拼出了一番事业,但仍对故乡念念不忘。
凭着要建设家乡的热情,2013年,陈虹池毅然选择辞职返乡创业,拿出全部积蓄成立贵州省水东乡舍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组建团队、开办酒店。“龙广村距离贵阳市区78公里,区位优势明显,且山清水秀,适合发展乡村旅游。”
事实也如陈虹池所料,返乡创业创办的首家四星级乡村酒店——河湾庄园生意红火,效益远超预期。这让从工程师跨界当酒店老板的他倍感兴奋:“开酒店、做民宿、搞旅游,自己还是个门外汉,一切源于兴趣、边干边学,没想到这么幸运。”
首个酒店项目的成功并未让陈虹池止步。他注意到,大量村民外出务工导致农房闲置,村庄日渐凋零。如何为村庄聚拢人气、恢复活力?成了他日思夜想的问题。经过一番思索,他提出“闲置房改经营房、自留地改体验地,吸收村民当服务员,保青山留乡愁”的开发方式,“把老屋变民宿,既满足游客需求,又能盘活资源,助群众增收。”
在政府支持下,陈虹池带着团队深入村寨,挨家挨户与村民沟通。“大家把闲置房屋拿出来入股发展乡村旅游,按照投资者获60%收益、房主20%、运营平台20%的比例分成,不仅有保底分红,还能通过就业、农产品销售、经营餐饮等增收。”
“虹池说得有道理,房子空着也是空着,不如拿出来增加一笔收入。”村民陈华松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家闲置老屋被改造成民宿后,旅游旺季单日综合收入超千元。
随着运营模式日益成熟,陈虹池团队开始升级产品。绿筠轩作为公司2.0版本高端民宿的代表,凭借270度观景露台、私密温泉和山野雅趣,成为网红打卡地。
通过抖音、小红书等网络平台链接都市客群,龙广村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人气旺了,村庄有了新面貌:年轻人回流,村民家门口就业,年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
曾在外务工多年的村民李敏,如今在家门口当起了旅居管家,“月入三四千元,还能照顾老小,比以前强多了。”目前,陈虹池团队从最初30人扩展到160人,80%为本地村民。
去年,公司营收近700万元,陈虹池表示,希望以公司发展带动更多村民就业,将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上一篇:加大财力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下一篇:一江共护 一业共推 一水共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