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波
从重庆荣昌区政府食堂单日接待5000名游客,到浙江衢州市政府食堂18元套餐成“爆款”,再到安徽黄山宏村镇政府食堂向游客端出10元五菜一汤的便民餐食……“五一”期间,“政府食堂对外开放”这一“小切口”成为观察中国治理现代化的“大窗口”。从“舌尖”到“心间”,这场始于“烟火气”的服务创新,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重塑着政府与民众的情感联结。
一餐饭里的民生考量,是一种“解急难”与“树形象”的治理智慧。“五一”旅游高峰期的用餐难题,是检验城市治理能力的试金石。黄山宏村镇将干部用餐的食堂腾挪为便民餐厅,衢州以18元套餐打造“爆款”,表面看是资源调配的巧思,深层则是治理思维的跃迁。政府主动拆掉“围墙”,将闲置的公共空间转化为民生服务的增量,既纾解了游客“吃饭贵、吃饭难”的痛点,又以“同堂而食”的诚意打破了干部和群众之间的隔阂。这种从“管理本位”到“服务本位”的转变,让冷冰冰的行政资源化作暖融融的为民温度,在解决具体问题中树立起亲民形象。
一碗热饭中的情感联结,展现了从“流量狂欢”到“信任沉淀”的暖心回归。当游客与基层干部同桌共餐,政府食堂的开放早已超越简单的餐饮供给。重庆荣昌区政府食堂单日接待5000人次的背后,是政府用家常菜搭建的信任桥梁;衢州套餐成为“爆款”的密码,是藏在18元背后的成本让利与品质坚守。这种看得见的实惠与摸得着的真诚,让游客从“到此一游”的过客变成城市口碑的传播者。正如网友所言:“吃得放心,才能玩得安心。”当政府用一碗热饭丈量服务温度,收获的不仅是文旅经济的流量,更是城市美誉度的长效增长。
一盘棋下的治理革新,是对公共资源“盘活增效”的理念跃升。政府食堂开放的深层价值,在于打开了公共资源普惠共享的想象空间。黄山将120余名工作人员的用餐空间转化为便民资源,实现了行政成本与民生效益的“双赢”;衢州套餐走红揭示的,是公共服务精准化供给的必然趋势。这无不启示我们,公共资源能为群众做的可以更多,当政府以“使用者视角”重构公共资源分配逻辑,将闲置资产转化为民生红利,行政壁垒就能转化为服务优势,最终绘就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图景。
从食堂到停车场,从体育馆到文化馆,公共资源的开放清单越长,政府与民众的心理距离就越短。“政府食堂对外开放”告诉我们,真正的治理温度,不在于标新立异的“大手笔”,而在于对民生痛点的细微体察;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不仅需要硬核的文旅资源,更需要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烹制”成人人可感的精神盛宴。衷心期待更多政府机关打开大门,让公共资源在共享中焕发新生,让治理现代化在烟火气中照进现实。
上一篇:东疆船舶租赁业务呈爆发式增长
下一篇:强化消费教育 提升维权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