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冰晶
近日,有网友反映,花几百元能在电商平台购买到“非遗传承人证书”,无须报课也无须学习,交钱就行。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查询发现,电商平台上这类店铺不少,一家店铺表示,自家公司经营13年,很多发证单位都和他们有源头合作关系,因此可以轻松办证。记者了解到,非遗传承人需经层层推荐、审核和公示,由文化主管部门认定。多位非遗传承人向记者证实,行业内招人也是看技艺而非证书。
在电商平台搜索“非遗证书”,确实能搜到不少售卖此类证书的店铺,标价在百元左右,好几家店铺的页面显示已有几十人付款。记者看到一家店铺的页面上介绍,此类证书“官方可查、不过重考、确认考期、永久有效”。这个“非遗传承人证书”和档案管理员证书、图书管理员证书、心理咨询师证书等并列,属于店铺能提供的职业技能证书中的一种。客服为记者介绍了一位咨询老师,对方向记者发来店铺所能办下的非遗证书的种类,包含非遗茶点、非遗刺绣、非遗发绣、非遗国画等40多种,对方还介绍,办下来的证书里能写清楚是哪种技艺。
对方介绍,其公司办理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和全国职业信用评价网认证的职业证书,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职业认证证书是证明从业者具备独立开展传统文化教学能力的水平评价证书,可在全国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认可的非学科教学资格证书。全国职业信用评价网独立第三方权威认证。他还向记者发了两个网址,表明该店铺售卖的证书可在两个网址上查询到。
当记者问及这个证书有什么用途时,对方表示:“可以上岗就业,应付检查。我们公司经营13年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证书不用考试咱们也能办下来。”当记者询问是否可以立马发货时,对方告知,购买该证书价格实际上为4000元,不是电商平台上标价的96元。”
另一家店铺的客服则告诉记者,店铺售卖的非遗传承人证书是由《职业人才测评中心》颁发的,可在职业人才测评中心网页上查到。记者在对方提供的办好的证书实物上看到,证书有固定编号,还标明了360个学时。记者询问获取该证书是否需要上课,对方表示:“不需要,只需要提供本人资料,剩下的我们安排,费用是初级500元、中级550元、高级600元,15天左右出证。”
一位面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告诉记者,非遗技艺很多都是祖传的,以师徒相授的形式,在业内有影响力了,才能参加非遗评审,评审通过,有关部门盖了章才行,认证过程是很严肃的。同时,行业内招人看技艺而非证书。另一位非遗项目叶雕的从业者告诉记者,自己了解过申请流程,比较复杂,“电商平台公开买卖证书,让我们这些手艺人感到气愤。”
多说1句
莫让文化传承变为荒诞投机游戏
“非遗证书”能够交钱买卖速成让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认定非遗传承人,本质上是为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其核心在于传承人拥有高端的技艺水平、在业内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对非遗项目有很大的贡献,这不是一朝一夕而成的,也绝非一纸职业技能证书所能代表。电商平台上出现的速成式“代办证书”服务,似乎将保护传统文化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异化成了一场轻佻的投机游戏,亵渎了非遗保护的初衷,也稀释了非遗传承的纯粹性。
虚假非遗证书的危害不容小觑,它让那些数十年如一日钻研技艺的传承匠人,被“速成证书”轻易仿冒,劳动价值贬损,也会误导公众对非遗的认知,消解公众对非遗的敬畏与信任。更甚者,此类证书若被用于商业欺诈或项目套利,还可能触犯法律。
传承非遗需要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学习技艺。回归“以技论人”的本质,才能让非遗真正薪火相传,而非沦为一张张明码标价的废纸。
上一篇:北京女足晋级全运会正赛
下一篇: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开始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