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让晨 张家振 上海报道
“今天已经卖了3套房。”5月7日,在位于上海市青浦区的同济蟠龙里项目销售中心,销售顾问张奇(化名)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尽管当天是工作日,但前来看房的购房者仍然不少。
这也是上海楼市加速回暖的一个缩影。上海市统计局日前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上海房地产业开发投资同比增长5.1%;商品房施工面积同比增长7.3%,其中住宅施工面积同比增长9.5%;住宅类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329.7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
值得注意的是,刚需和改善型需求仍然是楼市成交主力。据中指研究院统计数据,从面积段来看,今年一季度,上海市新房成交以90—110平方米的刚需房源为主,占比超五成。在改善面积段中,120—140平方米的房源占比同比上升3个百分点,占比超15%。
今年4月,上海市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成交套数同比增长超2%。此外,二手房市场同样火热。
多方数据表明,上海楼市已开启复苏行情。中原地产资深分析师卢文曦告诉记者,上海楼市成交加速修复,表明购房者的信心正在恢复。“目前,正处于从‘筑底’开始迈入修复的新阶段。”中指研究院上海数据总经理张文静也表示,综合今年一季度新房、二手房成交数据来看,上海楼市正逐步企稳。
成交节奏明显加快
“目前,项目还有少量面积约100平方米的户型。”张奇告诉记者,“五一”假期,项目卖出了20余套房源,“每天都有不少人来看房”。
5月7日,记者在同济蟠龙里销售中心注意到,尽管是工作日,当天还是有不少人前来看房,短短10余分钟时间内已经有四五组看房客到场。
“如果要在我们项目买房,还是尽早决定,晚一点可能就没有房源了。”张奇表示,现在刚需青睐的约100平方米户型仅剩4楼以下的十余套房源。“按照目前每天3—4套的销售速度,几天时间就要清盘了。”
与此同时,上海市高端豪宅市场需求也在加速释放。克而瑞统计数据显示,今年4月,上海全市共有29个楼盘入市,供应4037套房源,开盘数量与3月份基本持平,但均价10万+的高端改善型楼盘数量增至8个,“日光盘”数量达5个。
据了解,在4月份上海楼盘销售金额榜单前10名中,均价10万+的高端改善项目占据了一半。其中,保利世博天悦的成交金额达到20.40亿元,翡雲悦府和中建壹品·外滩源著成交金额分别为16.25亿元、13.2亿元。在认购方面,位于浦东新区的翡雲悦府首批认购约936组,创下今年新高,浦发莲园首批房源的认购率也达到326%。
除新房市场外,上海市二手房市场也在加速回暖。上海市闵行区一位房产中介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自己所在的门店已经成交10余套二手房。“看房的客户很多,有时候会接待不过来,特别是今年2月和3月份。”
据上海链家相关数据,今年3月,上海市二手房市场迎来“小阳春”,全市二手住宅成交量近2.7万套,创下自2021年7月以来的单月最高值。而在今年一季度,上海全市共成交5.8万套二手房,同比增长47%。
“从链家的带看量来看,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长了47%。今年开年以来,二手房市场成交节奏较去年同期明显加快,市场情绪呈现出积极变化。”上海链家方面表示。
改善需求加速释放
在成交量加速回暖背后,上海楼市正进入从“筑底”到修复的新阶段。
高端住宅仍是上海楼市的成交主力。同策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今年4月,上海全市成交商品住宅4309套,其中总价在1000万元以上的豪宅共成交1109套,占成交总量的25.74%,有457套成交总价在1200万—1.5亿元之间,占比41.21%。
位于徐汇龙华板块的能建西岸誉府项目摘得上海楼市商品住宅4月份成交销冠,共成交182套,成交面积1.95万平方米,成交均价达到14.28万元/平方米。
今年“五一”假期,上海楼市也较为火热,多个项目触发积分。据上海网上房地产公示信息,5月1日,上海市新增8个商品住宅项目,新增供应面积约14.6万平方米,合计1271套房源。
根据同策研究院统计数据,5月第一周,上海市有8个项目结束认购,浦东新区的翡雲悦府认购超过500套,认购率达到318%,触发积分;国贸铁建西派海上认购超过200套,认购率达到248%,同样触发积分。此外,位于杨浦东外滩板块的中海云邸玖章和闵行梅隆春申板块的保利海上印开盘售罄。
“上海市新房市场一直以改善为主,但从2024年开始,高端改善需求释放特别明显。”卢文曦告诉记者,二手房市场以刚需为主。由于新房价格要比二手房高,从消费层面看,新房市场需求很早就已从刚需转向改善。
张文静也告诉记者,在上海市新房市场,改善型需求呈现出逐步增长趋势。据中指研究院数据,从总价区间来看,今年一季度,上海市新房成交以400万—700万元为主,占比近四成,但1200万—1500万元房源占比同比上升了3个百分点,1500万元以上房源占比同比微增0.13个百分点,1200万元以上房源占比超20%。
“市中心的土地技术指标、质量好,房企更愿意拿地,也不担心会去化困难。但房企也都很现实,中心区域的地块能抢则抢,外围区域则相对偏保守谨慎。”卢文曦进一步表示,目前,上海市房地联动价机制已取消,加之中心城区的新开发项目品质高,开发商也不会降价销售,这有助于提振房价上涨预期。
张文静也告诉记者,自上海市取消房地联动价机制以来,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块不断刷新板块内甚至整个上海市的地价纪录,新的高溢价地块在一定程度上会推高板块内的新房售价,但高溢价地块会增加房企的开发成本,对利润空间形成压力,这会倒逼房企进一步聚焦一、二线核心城市的优质地块,同时注重提升产品品质,以期在销售端形成差异化优势,弥补地价上涨对利润造成的影响。
政策仍有优化空间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上海楼市政策仍有调整优化的空间。
尽管今年一季度上海楼市数据表现优异,但进入4月整体活跃度有所下降。同策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4月,上海楼市面临调整,活跃楼盘来访量较3月有所下滑,全市新房来访指数环比下降27.59%,同比下降16.12%。分区域来看,4月,上海市主城区来访指数环比下降了28.97%,“五大新城”则环比下降16.81%。
同样是在4月,上海市商品住宅新增供应47.75万平方米,环比上涨1.97%,同比下跌35.95%;商品住宅共成交50.56万平方米,环比下跌18.85%,同比下跌15.76%;成交均价7.5万元/平方米,环比下跌5.39%,同比下跌12.74%。
“上海市楼市政策仍有优化空间。未来,随着政策持续优化,叠加优质楼盘供应以及居民收入与就业情况改善,上海楼市企稳状态或将得到巩固。”张文静告诉记者,目前,上海市外环外的楼盘整体仍存在一定的去化压力,或可优先放开外环外的购房限制政策。
卢文曦也告诉记者,上海市楼市政策调整力度虽然已经很大,但还有优化的空间。“目前,包括限购在内的政策门槛较高,未来政策优化调整可能会更多地聚焦于降准、降息等方面。”
“不排除存在结构性优化调整的可能。”卢文曦表示,如果上海楼市走势不稳,未来可能会出台一些结构性的优化调整政策,关键在于市场表现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5月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稳市场稳预期的一揽子金融政策,其中包括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政策利率等举措。
中指研究院方面分析认为,此次降准降息如期落地,有望明显提振市场信心,居民住房商业贷款、公积金贷款利率均将下调,购房压力有望进一步降低,对于促进购房需求释放将产生实质性利好;同时企业融资成本也将继续回落,对资金面改善也将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