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水利:科创引领农供第一品牌,产品化开辟发展新蓝海
创始人
2025-05-09 12:41:20
0

近期,水利部在浙江丽水召开农村供水标准化建设和管护现场推进会,钱江水利(600283)旗下松阳县农村供水运维中心成为县域统管信息化示范点,向全国各省市参会领导及专家展示农饮水及城乡供水一体化创新成果。

农村供水被视为乡村振兴中最具确定性的新赛道之一,但面临水源类型复杂、点多面广、地理气候条件恶劣等环境制约,往往形成工程建设和设施维护成本高企、水费收入难以覆盖成本等现实问题。钱江水利作为水务环保领域央企标杆,发挥农供领域“起步最早、链条最全、规模最大”的综合优势,构建“自研设备+智慧平台+标准体系”农供服务标准化产品体系,在农村供水小、散、乱的市场乱象中开辟新赛道。

据悉,钱江水利已经逐步形成在农村供水细分领域的品牌优势,从浙江省逐步向周边省份拓展。目前公司已在福建、广东、安徽、湖北实现项目落地。

自研核心装备筑基

针对农村供水痛点难点,钱江水利以“产学研用”的创新生态,持续加大对农饮水运维核心设备的研发投入。目前,公司已经成功推出钱水牌超滤PTFE(聚四氟乙烯)膜净水设备和精准加药设备,并在公司运营的单村水站中得到广泛应用,为后续产品向全国市场推广打下坚实基础。

资料显示,钱水牌超滤PTFE膜净水设备于2024年同时被列入水利部《农村供水水质保障实用技术(产品)清单(第一批)》和《2024年度浙江省水利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指导目录》。这套设备实现了“设备稳定、操作简便、少人工干预、专业要求低”的极简运维,该工艺也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新型膜法水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在浙江农村供水领域的首次应用。

从技术特点上看,该设备有效破解传统工艺应对雨后高浊度的难题,原水浊度在1000NTU以内对系统产品基本无影响,出水浊度稳定控制在0.2NTU以内,优于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耐久性能突出,质保5年不断丝,使用寿命10年以上;可以反复清洗并迅速恢复通量,同时可以干式保存,遇水可二次激活使用。同时,设备运维成本低至每吨0.07元,并能够实现无人稳定运行,人员派出量减少90%。该设备目前已经在浙江三地117座单村水站实现规模化应用,日处理规模突破1万立方米。

钱水牌精准加药设备同样进入《2024年度浙江省水利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指导目录》。公司创新性提出以末梢水(即用户直接使用的水)余氯含量为核心的自动精准投加算法系统,基于原水流量、余氯、酸碱值、温度等多种因素,并通过PLC控制器接收多参数仪表、流量计、液位、水泵运行状态等参数,做到与水处理设备同步运行调节,从而使投入水中消毒剂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实现了消毒剂瞬时精准投加;同时安装便利,单日耗电1kW·h节能效果显著,可通过手机APP远程监控。

基于自研关键设备,钱江水利对农村供水设施实施模块化集成设计。在丽水松阳县的供水设施改造中,设备占地面积较传统工艺缩减60%至80%,实现了“无新增占地”的突破,有效化解农村供水与用地矛盾的难题。公司在此基础上,开展“适用于山区海岛复杂环境的单村水站净水成套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针对不同的用户规模和电力供应情况设计多种模式,满足从单村供水到家庭供水多个场景的需求。

目前,钱江水利已经在浙江金华建成农饮水技术实验基地,正在开展陶瓷膜短流程设备等12项技术攻关,逐步打造集实验、培训、实训、考核、推广为一体的农村供水技术中心,持续丰富技术装备的储备,同时为行业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提供坚实平台。

数智化重构农村供水智慧运维

农村供水讲究“三分建,七分管”,高效、稳定的运行管理体系是单村水站可持续发挥效益的关键。钱江水利通过数字孪生及AI技术,构建了一套“全域物联、数字中枢、精准服务”的智慧管理模式,以数字化精细化治理模式,提升农村供水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大幅降低运营成本。

公司以数智水站为中枢,部署涵盖“水源-水站-管网-用户”的全链条监测系统,同时辅以BIM、无人巡检等技术,依托全域物联形成集智能调度、移动巡检、应急抢修于一体的“端+云+链”智慧水务生态,达成“指尖治水”的现代化管护模式。同时将AI大模型与多年积累的模型库、知识库紧密融合,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管理,保障单村水站高效运行,持续发挥效益。

例如,在四预管理和安全保供方面,聚焦降雨、干旱、温度关键指标,统筹监测水库、山塘、溪沟堰坝、地下水四类水源,集成在线监测、远传控制、精准加药等技术,使处置水质异常波动等突发事件的时间缩短至1小时。在运维管理方面,平台实时监测预警并远程处置60%的用户问题,其余问题系统自动派发工单现场处置,实现农村供水“一小时服务圈”。

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强大的数智化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公司率先突破了农饮水传统的分散管理构架,因地制宜实现农村供水县域统建统管。

公司通过多样化组合实施委托运营、特许经营、股权合作等商业模式,成功实现对浙江省2500余座单村水站的规模化管理,约占浙江省单村水站总数的30%。公司参与的广东河源东源县农村供水县域统管项目,统管东源县县域内20座镇级水厂及120座单村供水工程。通过“水务大管家”的创新型合作模式,将灌区管护、水库物业化管理、河道治理、水利工程、二次供水等全县涉水业务进行整合,实现统一专业化、规范化、智慧化的管理,实现资源的高效整合,最大程度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监管、同服务,有力提升了东源县农村供水保障能力和水平。

标准化建设助推全国扩张

“一流的企业做标准”。标准是一种规范和准则,它可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安全性和可靠性。钱江水利在农村供水标准化建设方面成果显著,推动农村供水护城河越来越深。

资料显示,钱江水利编制的《农村供水站一体化设备集成及安装规范》《农村供水站运行维护标准》《农村供水管理漏损控制导则》等3项团体标准,提升了农饮水产品和运维管理的核心标准;《单村水站运行管理规范》等地方标准正式实施,为农村饮水安全提供技术支撑和管理依据;参编《农村供水工程数字化建设技术导则》即将在广东省落地,该地方标准针对广东省农村供水工程的立体感知体系、自动控制体系、数字孪生支撑体系、数字化管理系统、网络安全系统等内容进行了全面性规范;参编《丽水市中心城区及周边区域给排水一体化规划》技术标准,为农村饮用水工程选址、净水和消毒设备选型、工艺运行等给予专业技术指导,达成城乡供水同标同质。

在运维管理方面,公司基于“全体系水务生产标准化建设”成果基础,创新推出“五统一”管理模式,实现农村饮用水从源头到龙头的全流程标准化管理。编制农饮水标准化管理手册、操作手册、评价手册,为农饮水运维提供规范模板。2024年,成功打造遂昌县远路口村供水站农饮水工程示范样板,推动浙江省农村供水事业现代化进程。

通过标准化建设的深度推进,目前钱江水利已经具备成套输出现代化管理体系、解决方案和专业设备及运维支持的能力。目前,公司已经实现农村供水在建设、投资、工艺、运营、数据、品牌六个维度的全面标准化,2024年以来,公司陆续中标广东河源、福建莆田农村供水运维业务,在成为浙江省内规模最大的农村供水运维企业的基础上,实现全国化规模发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广西发展特色产业助农增收 广西百色市田林县六隆镇笋农在晒八渡笋。 黄数情摄 近日,记者走进广西田东县祥周镇联合村百响屯,...
安徽黄山:雨后茶园美如画 近日,在中国茶叶主产区之一的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大洲源地区,雨后的高山生态茶园云雾缭绕,宛如一幅中国传统...
粤西小城多业态融合提质焕新 图为广东茂名信宜市玉都新区中轴广场。 高超华摄 在人口向大城市聚集的普遍趋势下,粤...
以金融活水浇灌东北沃土 日前,辽宁省与中央金融机构深化合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22家中央金融机构负责同志参会。这不是辽宁省第一...
小长假激发消费新活力 “五一”小长假,全国旅游消费呈现“长线爆发、跨境双向升温、县域逆袭”三大特征,直观展现出假日经济蕴含...
新型口罩检测呼吸即可识别肾病 原标题:新型口罩检测呼吸即可识别肾病FFP2型口罩的织物层之间嵌入了一个专门的气体传感器,可通过呼吸...
主城区小升初网上报名今日截止   本报讯 记者余苏晏报道 5月10日是昆明市主城区小升初网上报名的最后一天,学生家长务必在今日24...
探寻名人足迹   编者的话  假期中,许多孩子参观了名人的故里、故居、庙宇和祠堂。这些地方就像神奇的时空隧道,可以...
光催化高级氧化技术助力高原水污... 原标题:光催化高级氧化技术助力高原水污染防治记者近日从昆明理工大学获悉,该校建筑工程学院污染过程控制...
品牌仅靠情怀能走多远 近日,某明星创立的服饰品牌被曝光衣服存在印花掉色、肩线发黄、异味重等质量问题,与其高售价不匹配。粉丝...
让群众更有“医”靠 转自:光明日报  日头西斜,在湖南省衡阳市东洲岛公园,来往散步消食的市民三三两两。市民陈翠翠(化名)...
可乐也难置身“税外” 美国一些人制造的“关税风暴”,已经波及美国人手中的可乐瓶。百事可乐受伤尤甚。 20世纪70年代,百事...
让民营企业安心谋发展(锐财经)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近年来,重庆市北碚区针对性出台稳企惠企政策,持续提升服务质效,让民营企业安心生产...
[牢记嘱托 展现新风采]把握好... 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评论员处理好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是我们谋划改革、推动发展的宝贵经验。全省上...
中欧合作为世界注入确定性 5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互致贺电,热烈庆祝中国和欧盟建...
C轮融资13亿元 享道出行... 本报记者 杨让晨 石英婧 上海报道(5月9日,上汽集团旗下享道出行宣布完成超13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
优化创新型产业生态 当前,连续9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市的湖北省宜都市,正以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撬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悬臂弯弯“织”桥合龙 转自:黑龙江日报 正在建设中的通河松花江特大桥。蒋辉摄 施工现场。本报记者 吴利红摄 ...
贵阳今年首个百亿级项目开工 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管云 通讯员 刘云嵩)贵州开阳“磷硫钛铜铁锂氟”耦合循环一体化项目日前...
昆磨联动 释放开放发展新动能   云南经济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习近平总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