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祖明远 绵阳观察 付江
“五一”假期,北川飞重庆梁平、达州金垭的低空短途航线上座率突破86%,文旅产业和低空经济“相遇”,让北川羌族自治县火“出圈”。山区民族县要如何走好绿色经济发展路径?小县城如何发展大产业?5月8日,在“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北川专场上,北川羌族自治县委书记李昊天道出北川高质量发展秘诀:“我们坚持走特色化、差异化、生态化发展路子,因地制宜发展通用航空、文化旅游、茶叶、食品医药、安全应急‘五大主导产业’,去年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经济总量近50%。”
新闻发布会现场。
北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生态本底优越,但曾经产业结构单一,被戏称为“三头”——木头、石头、水头,即木材石材加工和小水电,都是资源依赖型产业。坚持绿色经济发展路径,北川下决心向高能耗、低效益产业开刀,坚决不要“黑色”的GDP。以“石头”为例,北川在全省率先研发应用“智慧交通管理系统”,推进矿产砂石资源开发综合整治。
与此同时,通用航空等“新赛道”也得到跨越发展。“我们坐拥绵阳科技城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和航空航天基因。”谈及北川发展低空产业的优势,北川县委常委、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唐明朋坦言,基于自带科技创新基因,北川于2012年开始布局通航产业,建成全省民族地区首座A1类通用机场,804平方公里空域“即报即飞”。
将低空经济作为主导产业,北川制定“低空十条”专项扶持政策,设立1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已形成集研发、测试、制造、运营、培训、应用为一体的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优质自然资源,形成了北川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彩林、冬玩雪的四季旅游体系。“2024年北川接待游客1340万人次、增长31%,实现旅游收入115亿元、增长29%。”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熊英说,依托自身文旅资源,北川打造了20余条旅游精品路线,并与低空经济“融合”,开发出“低空+旅游”“非遗+旅游”等特色文旅项目,给游客带来新体验。
同时,北川本地“手艺人”还创新开发羌绣、水磨漆、草编等非遗文创产品3000余种,羌绣亮相APEC峰会、意大利米兰设计周等国际舞台,各类文创产品远销美国、英国等30多个国家地区,年产值超5.5亿元,指尖技艺已变为指尖经济,带动从业者年增收5000元以上。目前,北川绿色产业对GDP贡献率超六成,规上工业万元总产值综合能耗下降5%以上。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上一篇:多举措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有效实施
下一篇:特朗普称美国与乌克兰达成稀土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