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编 辑:于启章
柴怼怼造谣胖东来的争端还在发酵,值得我们思考的事情也越来越多。
这场由玉石定价引发的争议,表面是网红与企业之间的“口水战”,深层却是公众对商业伦理、网络正义的一次集体审视。
尽管柴怼怼以“揭露行业黑幕”为名掀起舆论风暴,但事实上,很多网友其实并未被片面之词轻易裹挟。
相反,胖东来以透明数据自证清白、用法律手段捍卫名誉的硬核操作,反而激发了群众对正义的朴素追求。
人们用理性投票,用良知发声,在这场“碰瓷式流量”与“良心企业”的博弈中,展现了对企业家精神的坚守和对商业向善的期待。
可以观察到,有这么几类网友,不简单!
数据与信任的胜利
在广大网友中,这样一条评论很具有代表性:“评价一个人要看他之前做过的事,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对这句话深有感触的,大多对胖东来和于东来本人有一定了解。
胖东来是家什么样的企业?
从1995年提出“用真品,换真心”的经营理念起,这家企业便以极致服务重塑了零售业标准:
无理由退货的底气:商品售出三天内无需理由即可退换,甚至主动为顾客上门办理退换货;黄金饰品因国际金价波动时,7日内主动补退差价,仅此一项便让数万顾客受益。
超越行业的人性化细节:超市入口设置7类定制购物车,包括带放大镜的老年车、可坐婴儿椅的亲子车,甚至为宠物打造配有空调和饮用水的寄存笼;生鲜区称重时主动沥水去皮,大闸蟹销售时去除捆绳按净重计价,仅这一细节每年让利超千万元。
透明化经营革命:卫生巾专柜悬挂厂家检测报告,珠宝柜台标注20%毛利率,玉石商品附带完整质检证书和采购合同,用“数据裸奔”打破行业信息壁垒。
而老板于东来又是个怎样的人?
对他来说,商业向善从来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一言一行的信条:
家国情怀的担当:1996年携2万元赴京捐建航母,2021年河南暴雨中率200名员工携物资驰援郑州,非典、汶川地震、新冠疫情等重大事件中累计捐款近亿元。
员工福祉的守护者:推行“三三三利润分配制”,将30%利润分给员工,强制40天带薪年假,设立“委屈奖”补偿受责骂员工,甚至明确拒绝加班文化,还曾对违反此规定的管理者罚款。
行业文明的播种者:将经营秘笈无偿分享给永辉、步步高(维权)等同行,调改后的郑州永辉门店业绩暴涨5倍,用行动证明“商业文明可以复制”。
因此,在中国互联网上,很多网友对于胖东来这家企业和于东来这个老板都有一种老顾客、老朋友的亲切感。
有网友主动说,“胖东来把顾客当亲人,这样的企业不会自毁长城”。
一位许昌市民更是留言:“我在胖东来买了十几年东西,若真有问题,不用网红说,我们自己先砸了招牌”。
当然,胖东来也的确没有让大家失望。
许昌市监部门抽查胖东来13件和田玉商品,进货手续、鉴定证书均齐全,毛利率未超20%,直接驳斥了柴怼怼的“暴利论”。
网友评论:“胖东来的数据透明得像块玻璃,柴怼怼的质疑连个影子都照不出来”。
质疑动机,流量生意与商业诋毁
同时,柴怼怼对胖东来的攻击,本质是一场披着“打假”外衣的流量生意。
这一背后的动机也被一些敏锐的网友察觉到。
作为玉石赛道博主,其近90天内直播带货销售额达50万-75万元,场均销售额5万-7.5万元,却在无权威检测报告或成本核算证据的情况下,反复以“百倍暴利”“智商税”等煽动性表述贬低胖东来玉石业务。
这种“骂战带货”模式暴露其真实动机:通过诋毁竞争对手抬高自身商品性价比认知,借流量裂变实现商业变现。
数据显示,其攻击胖东来期间单场直播销售额突破5万元,有网友尖锐指出“骂得越狠,赚得越狠”的畸形商业逻辑。
哪怕胖东来通过透明化的数据自证了清白,但就像网友提到的,这种“陷害”难免让人想到《让子弹飞》中小六子的惨剧,有嘴说不清,只能剖腹证明自己的确只吃了一碗粉。
更令人愤慨的是,柴怼怼将商业纠纷升级为地域攻击。
在账号被封禁后,其小号持续发布“讨厌河南”等言论,试图以地域偏见制造舆论对立。
这种撕裂地域情感的越界行为,激起河南网友集体反击:“抹黑东来哥,就是抹黑河南人的良心”。
在法律层面,柴怼怼的行为已突破商业诋毁与诽谤的边界。
其不仅指控胖东来玉石“暴利”,更在直播中无证据质疑企业“偷税漏税”,此类言论若查无实据,可能触犯《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刑法》第221条损害商业信誉罪。
法律界人士指出,即便在诉讼阶段,其持续通过小号传播不实信息的行为,已涉嫌加重侵权情节。胖东来以20%毛利率的官方数据自证清白,并提起500万元索赔诉讼,正是对“网络非法外之地”的法治宣言。
而在最新的柴怼怼发布的视频中,柴怼怼称输了诉讼,道个歉,赔个三五千就完事了。
有网友直接反问:道歉有用,要警察干嘛?
更有网友表示:不但要那500万,还要判刑,杀鸡儆猴。
对企业家精神的时代呼声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网友,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随着胖东来公开玉石采购合同、质检报告,把数据透明化,网友纷纷开始感慨这种企业家精神的强大和真诚,建议“所有企业学学这种坦荡”。
甚至,事件发酵后的5月7日,胖东来刚一开门,售卖和田玉的区域就被客人挤满,大家开始用行动支持胖东来。
这场争端终将落幕,但它留下的思考远超事件本身。
当柴怼怼之流试图用“黑红也是红”的畸形逻辑污染网络空间时,群众用理性与良知筑起了防线。
正所谓“万般事业从心头做起”,企业的生命力也终将回归本质。
胖东来的坚持启示我们:在流量与良知的博弈中,唯有以真相对抗虚假,以善意消解戾气,才能让商业真正成为传递价值的沃土。
而当更多企业家敢于“善良且有力量”,当平台、法律、公众形成共治合力,我们终将迎来一个“好人不必悲情,恶人无法横行”的时代。
(转自:正和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