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末,中国黄金储备报7377万盎司,为连续六个月增持黄金。在过去六个月中,中国人民银行持有的黄金增长近100万盎司,约合28吨
文|康恺
编辑|张威
中国人民银行(下称“中国央行”)连续六个月增持黄金,这一行为与全球央行同频共振。
5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外汇局”)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末,中国黄金储备报7377万盎司,环比增加7万盎司,为连续六个月增持黄金。在过去六个月中,中国央行持有的黄金增长近100万盎司,约合28吨。
另据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一季度,全球央行购金244吨,符合近三年季度购金量的常态水平。近三年来,全球央行年购金量达1000吨。
“黄金储备连续第六个月增加,符合市场预期。”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财经》表示。在他看来,美国总统特朗普就任后,国际局势愈发动荡,国际金价易涨难跌,这意味着从控制成本角度出发暂停增持黄金的必要性下降。此外,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角度,增持黄金的需求上升。
展望后市,王青认为,中国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背后的原因在于,中国外汇储备中的黄金储备占比偏低。截至2024年12月,中国官方外汇储备中黄金的占比为5.5%,明显低于1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此外,黄金是全球广泛接受的最终支付手段,中国央行增持黄金能够增强主权货币信用,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由此,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角度出发,未来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他说。
从国际市场来看,瑞银认为,在避险需求劲升后,各国央行对黄金的结构性需求正在上升。该行预测,各国央行将在2025年买入约1000吨黄金。
在央行购金浪潮下,多家机构看涨黄金。瑞银称,基准情况下,2025年,国际金价或朝着3500美元/盎司的情景目标上升。素有“新债王”之称的Jeffrey Gundlach则认为,黄金可能会涨到4000美元/盎司。
中国连续六个月增持黄金
外汇局5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末,中国黄金储备报7377万盎司,环比增加7万盎司,为连续六个月增持黄金。
拉长时间来看,在过去六个月中,中国央行持有的黄金增长近100万盎司,约合28吨。
王青表示:“在国际金价大幅上行,叠创历史新高的背景下,近期央行持续增持黄金,主因是美国新政府就任后,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新变化,国际金价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易涨难跌。这意味着从控制成本角度出发暂停增持黄金的必要性下降。”
这一轮金价剧烈上涨始于4月初。彼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外征收“对等关税”,引发市场剧烈动荡。自4月4日以来,现货黄金从3114美元/盎司涨至3340美元/盎司,上涨幅度达7%。其中,国际金价已上破3500美元/盎司的历史高位。据世界黄金协会统计,一季度,全球金价20次突破历史新高。
“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角度增持黄金的需求上升。此外,黄金独有的避险功能也可能是近期央行持续增持黄金的一个考量因素。美国政府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关税风暴后,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也印证了这一点。”王青进一步说道。
这一观点与华泰期货贵金属与有色研究员师橙不谋而合。“中国央行增持黄金,背后是对美元资产信用的担忧。特朗普政策朝令夕改,引发全球市场担忧,影响了美债信用。目前,欧元区、日本、英国可流通的国债规模还不及美债的零头。在此背景下,各国央行只能增持黄金用来避险。”他对《财经》说道。
截至5月8日,美元指数报100.10,较年初下降7.8%。不仅如此,不少央行亦削减美元资产储备。日本财务省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4日的一周内,日本私人投资者抛售了价值175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债券。这是自2024年11月美国总统大选以来,外国投资者最大的抛售额。目前,外国投资者占美债市场的比例达30%,日本是美债最大的外国买家之一。
近日,中国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表示,近年来,中国香港金融管理局已陆续将外汇基金投资组合分散至非美元资产,包括人民币、欧元、日元和英镑等,投资类别亦分散至私募投资等,外汇基金内相关投资组合中的美元资产已经由90%以上,降至约79%。
瑞银:各国央行或在2025购金1000吨
中国央行增持黄金,这一情况与全球同频共振。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球央行购金244吨,符合近三年季度购金量的常态水平。2022年—2024年,全球央行连续三年购金量超1000吨,远超2010年—2021年的473吨平均水平。
细分来看,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波兰、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基金、哈萨克斯坦、捷克、土耳其、印度、卡塔尔、埃及是全球增持黄金的主力,这些国家主要为新兴市场国家。
(各国央行购金量,数据来源:世界黄金协会)市场预计央行对黄金需求不会轻易下降。世界黄金协会2024年对全球央行黄金储备调研结果显示,29%的受访央行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增加黄金储备,创下2018年来最高水平。瑞银预测,各国央行将在2025年买入约1000吨黄金。
贸易争端及地缘政治等宏观因素仍将成为全球央行增持黄金的原因。瑞银称,在避险需求劲升后,对黄金的结构性需求正在上升。
从宏观环境来看,瑞银的最新报告称,就任总统百日内,特朗普签署了140多项行政命令,这重塑全球贸易关系和外交政策。今年宣布的关税措施已将美国有效关税税率从2.5%提升至约25%,这有可能抑制美国进口和经济活动。不仅如此,在美元贬值背景下,关税上调也为美国通胀带来了上行压力,进一步推高了美国债务融资的成本。
此外,高盛还称,新兴市场央行不仅有多元化外储的需求,其外储中持有黄金的比例本身也低于发达国家。在此背景下,各国官方部门积累黄金储备的趋势将超三年。
据高盛统计,截至目前,黄金在中国、印度央行外储的比例有近5.5%和11.4%。相比之下,黄金占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外储的比例达70%,全球的平均水平约为20%。
在央行强劲购金需求下,各机构仍看好金价后市。瑞银预计,基准情况下,2025年,国际金价或朝着3500美元/盎司的情景目标上升。素有“新债王”之称的Jeffrey Gundlach则表示,出于对地缘政治动荡、关税以及现有巨额债务的担忧,黄金可能会涨到4000美元/盎司。
(作者为《财经》记者)
题图来源 | 视觉中国
版面编辑 | 杨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