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5月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央行公布了三类十项货币政策措施、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宣布了将于近期推出的八项增量政策、证监会宣布了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的三项措施。
作为去年“924政策包”之后的又一次超常规政策组合拳,一系列有关货币政策、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中小微企业的最新举措,用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造福百姓和投资者,引起广泛关注与讨论。以下是对此次新闻发布会重要内容的简要解读:
数量型政策上,央行宣布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阶段性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目前的5%调降至0%。
解读
前者是增加市场流动性的“普降甘霖”,后者是专门针对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的“定点滴灌”。
降准使得银行手里能使用的“活钱”一下子多了不少,不仅能够优化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进而降低其吸纳存款的成本,同时更多存放于央行的资金可以用于实体经济授信,比如给中小企业贷款和支持国家的大项目。
鉴于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直接向汽车消费、设备更新提供金融支持,0%的存款准备金率能够为“两重两新”提供更加有利的信贷支持,汽车市场有望再添了一把火,车贷可能会变得更划算,制造业公司效益有机会变得更好。
价格型政策上,降低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公开市场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从目前的1.5%调降至1.4%)、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五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
解读
政策利率下调有利于降低社会整体融资成本,增强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意愿;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居民购房压力,从而推动房地产市场回稳止跌,也贯彻之前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楼市的政策定调。此外,房贷支出的减少使居民先前用于还贷的储蓄和收入得以释放,亦可进一步刺激内需。
结构型政策上,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总额度8000亿元)。
解读
结构型政策,更加强调“精准性”,引导资金流向国家战略发展的关键领域,和经济的薄弱环节,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实施,支持服务消费及养老产业,为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农业注入金融活水,稳定市场预期,提升市场信心。
稳楼市方面,金融监管总局宣布将加快出台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助力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同时指导金融机构继续保持房地产融资稳定,有效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解读
结合央行降低个人公积金贷款利率政策,可以看出两部门分别从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力求达到中央稳楼市的政策目标。房产作为我国居民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稳定房地产价格有助于间接提升居民消费能力,进而助推内需发力。
稳股市方面,金融监管总局表示将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近期拟再批复600亿元,并调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同时证监会表示将全力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好“平准基金”作用。
解读
强调“平准基金”作用对内外市场空方起到了一定的威慑作用,也展现出当前汇金公司在前方进行强有力操作,央行作为后盾的有效调控模式;此外,长期资金入市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的流动性和信心,在通过财富途径提升居民消费能力的基础上,让稳股市与稳楼市形成双向正反馈的良性循环。
本次发布会从多维度、多渠道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支持力度,包括提高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至8000亿元;大力发展科技型创新债券,通过“共保体”完善保险补偿机制;出台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政策措施,支持科创企业融资等。
解读
从融资、投资、股市、债市等多端发力,为科创企业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均提供了工具支持,同时“共保体”下由央行和保险机构为科创企业建立增信和风险分担机制,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保驾护航。此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措施叠加在市场层次、投资者保护等方面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可能预示着科创企业上市门槛有望降低。
整体来看,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内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稳固的关键时间节点,降准降息、出台与房地产发展相适配的融资制度、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金融管理部门推出一揽子政策,积极采取金融动作,旨在进一步防范市场下行风险,维护我国汇市、债市、股市等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上一篇:特朗普再称鲍威尔“太迟先生”
下一篇:晚间公告丨5月8日这些公告有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