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魏承亿 通讯员 白克斌
春日,记者来到二师二十一团八连,只见整齐的房屋依次排开,干净的通连柏油路与职工庭院相连……随着记者的无人机缓缓升起,这个全国“乡村重点旅游村”,如一幅美丽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近年来,二十一团八连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从产业富民、人居环境整治、文旅融合等多方面入手,描绘出一幅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动人画卷。2024年9月,二十一团八连荣获“兵团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强基固本 筑牢发展基石
基层社会治理,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冷暖。多年来,二十一团八连坚持党建引领,将理论学习摆在首位,充分利用“三会一课”、党员固定活动日等契机,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足功夫。常态化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结合具体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引导大家做到学思践悟、融会贯通、知行合一,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打造出一支政治素养高、纪律意识强的党员队伍。
“大家快来坐,想说啥就说啥,有困难诉求可以提,好的意见建议我们虚心采纳……”4月28日,二十一团八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张红江招呼几名连队党员和职工群众围坐在一起,畅谈今年的农业生产规划。这样的小型会议,正是八连党支部落实二师铁门关市“123”工作机制,即“一张网(党员联系服务职工群众网格)、双指数(党支部堡垒指数、党员先锋指数)、三平台(党课开讲啦、党员固定活动日、‘四议两公开’)”工作机制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八连党支部优化网格管理,完善考评体系,17名连队党员网格员如同紧密相连的纽带,与233户547名职工群众建立起包联关系。他们积极主动走访职工群众,深入了解职工群众的生活状况和实际需求,成为职工群众的贴心人。
2024年以来,连队网格员累计排查出辖区安全隐患46处,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2起,解决职工群众困难诉求83件,切实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同时,连队顺利完成“双指数”考评3次,召开“四议两公开”会议10次,通过议题33个,充分保障了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基层民主管理焕发出新活力,进一步增强了党支部在职工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公信力。
“今年以来,我们连队党支部落实‘123’工作机制,聚焦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办好职工群众‘关键小事’,解决了连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民生大事’。”张红江说。
八连党支部还将职工教育管理纳入基层党建的重要工作内容,借助“123”工作机制,党员与职工群众深入交流、心贴心,连队“两委”与职工群众相互信任、相互支持,营造了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
同时,连队大力加强职工群众的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宣传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增强职工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营造争做新时代兵团优秀职工的浓厚氛围,为连队的发展汇聚起强大的精神动力。
如今,“有困难找党员、有事情找支部”已成为连队职工群众的共识。
产业兴连 拓宽增收渠道
发展壮大连队经济是推动兵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兵团履行维稳戍边职责使命的重要基础。如何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发展壮大连队经济,已成为连队需要攻克的难题。
连队要发展,必须有产业。
“去年,我们连队将闲置的池塘盘活改造,从阿克陶县引进了15亩食用藕进行扩种。后来扩大种植面积到100亩,效益非常不错。”张红江告诉记者,“经过测算,去年莲藕亩利润接近1万元。”
去年以来,八连党支部依托自身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做好发展规划,认真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技术和经验,深度挖掘“藕”内涵,用心做好“藕”文章,推动“小特产”升级“大产业”,致力于打造集生态观光、乡村旅游的农业产业,促进职工群众增收致富,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今年,我们继续发展莲藕产业,进一步探索‘藕蟹共生’‘藕虾共生’的新型生态养殖模式,实行立体绿色环保混养,实现‘一水两养,一水双收’,进一步提高产出效益,壮大连队经济。”张红江说。
乡村要振兴,乡村产业振兴是支撑。在八连种植户蒋修燕的樱桃大棚内,一颗颗青翠欲滴的果实缀满枝头,在阳光照耀下泛着诱人的光泽。
“每年这个时候,看着小果子一天天长大,我心里就特别踏实。”蒋修燕告诉记者,今年是自己种植樱桃的第四个年头,每年樱桃成熟时,都会有不少周边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
“游客前来采摘品尝樱桃,体验到采摘乐趣,我们大棚种植户也增加了收入,这是个双赢的局面。”蒋修燕说。
近年来,二十一团八连深耕特色果蔬产业,围绕樱桃等特色林果种植提质增效,聚力打造集生产、销售、观光、垂钓、采摘于一体的农旅体验产业带,有效带动团场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让“小樱桃”真正成为带动职工群众致富增收的“甜蜜产业”。
文旅融合 助力乡村振兴
4月29日一大早,八连职工葛玉杰像往常一样,来到开都河八连段巡河。“每年这个时候,来河边露营的游客很多,提醒一下他们做好自身安全防护以及生态的保护,我觉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葛玉杰边走边说。
二十一团八连位于天山南麓,开都河中游南岸,紧邻全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连队河水蜿蜒曲折,野生植被丰富,河岸河柳、红柳、胡杨等树木丛生,自然风光秀丽,每年栖息停留在这里的野生疣鼻天鹅、白鹳、白鹭和野鸭等野生禽类数量高达两万多只,其中冬季栖息疣鼻天鹅最多时达400多只,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原生态景观系统。
近年来,二十一团八连依托自身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巧妙地将文旅融合,让连队焕发出新的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成为当地的一张亮丽名片。
张红江介绍,近年来,连队充分利用交通区位优势,努力打造乡村旅游重点示范连队,以观光农业、生态环境为依托,积极开发休闲娱乐、农家餐饮、生态采摘、农业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垂钓等,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远离喧嚣、亲近自然、放松心情,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农家乡村旅游场所。
“这条路修得好,我们骑着自行车欣赏开都河沿岸风景,非常惬意。”近日,来自焉耆回族自治县的游客三五成群地骑行在八连的彩虹步道上,感受开都河的清风拂面,体验美丽连队的巨大变化。
近年来,八连积极开展道路改造、住房修整和美化、垃圾分类处理、铺设给排水管道、绿化亮化以及环境整治“六大行动”,连队面貌焕然一新。2024年,连队累计拆除危旧房8套,开展环境卫生整治35余次,清理垃圾300吨。如今的八连,沙石路变成了柏油马路,马路两旁装上了路灯,旱厕变成了水冲式厕所,居民们的生活品质得到极大提升。
美丽连队带来新机遇。这两天,八连职工李泽在连队党支部的帮助和支持下,开始筹备农家乐开业事宜。
“如今连队环境越来越好,来连队游玩的人也越来越多,我就想着开个农家乐,把游客留在八连,让他们在欣赏风景的同时,也能尝到家门口的特色美食。”李泽说。
“下一步,我们还将积极探索以天鹅湾、月牙湖、通天河为地域特色的旅游振兴之路,鼓励连队居民和大学生返乡创业,开办以康养避暑、休闲垂钓、观光旅游、农家餐饮、田园采摘为特色的农家乐、渔家乐等,打造以‘春看百花品樱桃、夏来露营避酷暑、秋摘辣椒采蔬果、冬戏冰雪赏天鹅’为一体的旅游佳境,让连队越来越美、产业越来越旺、职工越过越好。”张红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