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沈阳日报
春晚与秋晚辉映的沈阳,再次迎来重要盛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端午特别节目落户沈水之阳。千年古城与端午相遇,必将演绎动人篇章。辉山如黛,沈水涌动。在这座城市看到的是沈阳故宫的红墙碧瓦、浑河龙舟的挥桨竞渡、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不朽丰碑……
为什么总台的镜头再次聚焦沈阳?
因为这里历史厚重文脉悠长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沈阳有着7200年的文明史、2300年的建城史,400年的都城史。“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一宫两陵”三处世界文化遗产和新乐遗址、锡伯族家庙、明清四塔七寺等1500多处历史文化遗迹。
广袤黑土地,滔滔浑河水,滋润了沈阳的厚重与硬朗,孕育了独具魅力的文化品格。这里,演绎了数不清的城市传奇、回荡着泽被千古的历史余韵,漫长的历史岁月在这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痕迹,让这座城市氤氲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气息。当千年的端午,与沈阳的历史相遇,澎湃的必定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乐章。
从文化契合的角度看,沈阳与端午有着独特的缘分。珍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晋人书曹娥诔辞》,不仅是国宝级的书法珍品,更铭记了一段孝心与端午的传说。作为端午节起源之一,珍贵的国宝将沈阳与端午相连。流淌在沈阳北部的蒲河,名字来源于蒲草。挂菖蒲、艾草,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奉天通志》载,五月初五日,人家担端皆插蒲艾,门上悬纸葫芦。端午节,自古以来就是沈阳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在与历史的相遇中,沈阳,从来没有缺席。同样,无论是春晚的工业文化的铿锵,还是秋晚的天涯共此时的团圆,到如今端午的家国情怀,历史文化名城沈阳,是一块璞玉,不断绽放她的光彩。
为什么又是沈阳,是沈阳厚重历史文化的再次发光。
因为这里充盈浩然之气
城市的英雄浩然气与红色血脉,与千年端午的爱国情怀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沈阳以“英雄城市”的底色赢得国家级文化节目的青睐,绝非偶然。端午的精神内核与沈阳的城市魂魄,天然契合。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的家国情怀,在沈阳不断回响:九一八事变中打响抗战第一枪的王铁汉,抗美援朝时全民支前的热血工厂……这些刻入城市基因的英雄叙事,恰如端午粽子,历经岁月蒸煮反而更显醇厚。总台选择沈阳,实则选择了一种文化象征、一种匠心底色。
如今,端午盛会将进一步激活“六地”精神的文化增量:抗战起始地的悲壮、解放战争转折地的坚韧、劳模精神的原点价值,都将通过“传统节日+红色基因”的创新融合,变得守正又出奇。
站在三年行动决战决胜的节点,人们看到沈阳的英雄浩然气从未消散,用行动证明,英雄精神绝非博物馆的标本,而是驱动发展的永动机,正如端午的艾草年年新生。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浸透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担当,一草一木都生长着“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从屈子行吟到振兴征程,沈阳始终在用行动诠释:英雄城市的最高荣誉,不仅是历史的勋章,更是永远奔跑在时代前列的先锋姿态。
因为这里山水秀美,情怀涌动
这里,青山绿水,城市活力持续涌动。每逢端午,水波之上,沈阳赛艇活力迸发,畅快游弋,向世界展现竞技的舞台。从“浑河晚渡”到“水岸集市”;从“龙舟侧畔”到“赛艇之都”,沈阳以水为依托,以山为映衬,让体育文化、城市风光融入市民生活,成为闪亮的城市名片。
这里,以文润水,交相辉映。山水宜居,温情满满,精彩连连,城市持续“出圈”。沈水畔,孤独的长椅意外走红,开启了流量裂变之旅;浑河夜游,清波荡漾出璀璨风光;丁香湖一池碧水,阵阵烟花,映照出沈城的明月……这里有风月无边的浪漫,更有“宠客(qiě)”的豪迈;有硬朗的外形,更有似水的深情。
气质融入风物间,节日文化走进城市山水中,网红元素与现代市井交融,折射出鲜明的沈城气质与活力,让沈阳再次成为世界焦点。对城市的爱意,在山水间,更在心上。丰厚的文旅资源、随处可见的服务细节、苦干实干绘制的振兴蓝图……沈阳有如水的工业血脉,更有如山的深沉与包容。
因为这里是开放之城、活力之城
因为这里是一座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开放之城、活力之城,来到沈阳不仅能感受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能体验多元文化交流碰撞的繁荣气象。
伴随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沈阳以自信真诚的待客姿态欢迎全世界的友人。围绕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自贸区沈阳片区和开放园区建设如火如荼,国际通道网络飞速拓展,招商引资的脚步走向全球,东北亚区域合作不断深化,国际人文交流百花齐放……无论是老伙伴还是新朋友,如今只要走进“国际沈”,都会惊叹于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陶醉于文体旅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场景。国际化与本土化的优势互补,“走出去”与“请进来”的交流融合,让沈阳这座城市不断嬗变:社区更新、消费焕新、文旅创新、城市场景持续“上新”,正是经济活力的体现,是作为国际大都市吸引力的“流量密码”。
如今更多品牌企业来到沈阳投资建厂,更多年轻人才来到这里落户创业,更多游客慕名而来拍照打卡,“沈阳热”成为一种趋势,一种流行。沈阳正以更加开阔的胸襟拥抱世界,积极融入打造东北亚对外开放新前沿的宏伟蓝图。
因为这里豪放真诚,听劝宠客(qiě)
“一城双晚”的成功举办,让沈阳有了承办端午特别节目的积累与底气,也让央视端午特别节目选址时对沈阳情有独钟。
“沈水之阳、我心向往”“国际沈”等城市IP全面叫响,沈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沈阳有“浩然英雄气”“新质生产力”“丰美文化韵”和“开放国际范”。最值得称道的,是沈阳人的宠客(qiě)。听劝与宠客(qiě)成为了沈阳人热情好客的标志。对待游客的一腔热诚,换来的是游客对一座城市的热爱。
沈阳正着力打造开放、友好的城市形象,“宠客(qiě)”“听劝”品牌建设,在优化营商环境和提升游客体验上不断下功夫,凭借这些“软服务”上的“硬实力”,才让沈阳城市名片越叫越响,从网红城市走向长红。
今年,沈阳宠客(qiě)行动再升级,牵手央视端午特别节目恰逢其时。这将是展示沈阳城市拔节生长、产业活力脉动、群众安居乐业、发展日新月异的新窗口,也是向世界展现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最新成果的宝贵契机。
探寻“为什么是沈阳”时,我们也找到了“为什么爱沈阳”的答案。五月的端午节,激情燃烧,活力四射;五月的沈阳,也将以最大的热情欢迎八方客人。
五月的浑河,端午与春光共舞,赛艇与龙舟竞渡,沈阳人的奋勇争先,力争上游,也必将让这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给更多的人带来鼓舞。
我们期待,这场特别的端午之约,与世界一同见证,一个全新的沈阳。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评论员 詹德华、孙连宇、胡潇文、许非、张膺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