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4月29日讯(大众新闻记者 顾松 通讯员 张海波) “检测钢体最大外径、胶筒最大外径、封隔器内外螺纹手紧螺密距……”尽管没有特意安排,在忙完一天的工作后,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机采装备服务部工具管理站质量管理员王燕还是像往常一样,和同事们人手一份《作业材料质量检验对照单》,开始“最强分析”全员练兵。
练兵现场,大家严格按照现场质量验收管理标准规范,先后完成了入库验收、质量挽损资料填报和质量挽损单据填报等项目,并针对练兵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优化提升举措。
王燕和同事们手中的《作业材料质量检验对照单》,是这个服务部聚焦“最强分析”全员练兵,根据自身业务职责和现场实际需要,梳理出80多项作业材料采购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全面提升岗位胜任能力、本质安全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众所周知,作业材料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油水井的作业质量、施工安全及油水井作业成本。”服务部经理经理刘海涛说,服务部承担全厂200余种不同用途的6大类作业材料入库质量检验工作,而每一种作业材料的质量检验项目和技术要求数据各不相同,在日常入库质量检验中极易混淆。
“编制《作业材料质量检验对照单》的过程,既是一个梳理和重温工艺流程的过程,也是一个查缺补漏、自我总结和提升的过程。”作为编制负责人,管杆管理站质量管理员原新超深有感触。
在编制修复油管质量检验对照单时,他归纳出质量关键控制点,创新实施了“315”质量管理法,即每一次作业材料入库质量检验必须执行事前准备、事中监督、事后回访3项制度;必须由1名带班干部直接负责抓实全过程监督;必须执行采购技术规格、质量检验技术标准、流程步骤、自检自查、验收考核等5个节点,坚决保证每一种作业材料入库质量万无一失。
一季度,该服务部共对价值4344万元的作业材料进行入库质量检验,查出质量不合格作业材料5批次,挽损7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