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9日,广东泉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在营业收入、净利润等关键指标上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变化,其中营业收入同比减少80.9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116.92%。这些数据的背后,反映出公司在过去一年面临着诸多挑战。以下将对该公司年报进行详细解读。
营收净利双下滑,经营形势严峻
营业收入:大幅缩水
2024年,广东泉为科技的营业收入为222,355,237.83元,相较于2023年的1,165,481,751.18元,减少了80.92%。从业务板块来看,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务收入为58,691,228.43元,同比减少87.68%;汽车配件业务收入不再披露;太阳能光伏业务收入为157,564,672.56元,同比增长60.06%。虽然光伏业务有所增长,但难以弥补其他业务下滑带来的损失。从地区分布看,内销收入188,634,170.59元,同比减少77.40%;外销收入33,721,067.24元,同比减少89.80%,国内外市场均面临困境。
项目 | 2024年 | 2023年 | 同比增减 |
---|---|---|---|
营业收入(元) | 222,355,237.83 | 1,165,481,751.18 | -80.92%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务收入(元) | 58,691,228.43 | 476,375,133.37 | -87.68% |
太阳能光伏业务收入(元) | 157,564,672.56 | 125,882,724.96 | 60.06% |
内销收入(元) | 188,634,170.59 | 834,735,445.97 | -77.40% |
外销收入(元) | 33,721,067.24 | 330,746,305.21 | -89.80% |
净利润:亏损收窄但仍不容乐观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18,638,916.49元,虽相较于2023年的 -138,560,746.45元,亏损幅度有所收窄,减亏14.38%,但依然处于亏损状态。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 -119,893,956.21元,与2023年的 -195,239,261.32元相比,亏损减少38.59% 。这表明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依然较弱,依赖非经常性损益来改善利润状况的局面未得到根本扭转。
项目 | 2024年 | 2023年 | 同比增减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 | -118,638,916.49 | -138,560,746.45 | 14.3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 | -119,893,956.21 | -195,239,261.32 | 38.59% |
基本每股收益与扣非每股收益:均为负值
基本每股收益为 -0.7414元/股,较2023年的 -0.8659元/股有所上升,增长14.38%;扣非每股收益同样为负值,为 -0.7493元/股(计算得出),显示公司每股的盈利能力较差,股东收益面临较大压力。
项目 | 2024年 | 2023年 | 同比增减 |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7414 | -0.8659 | 14.38% |
扣非每股收益(元/股) | -0.7493(计算得出) | -1.219(计算得出) | 38.59%(计算得出) |
费用管控有成效,研发投入需权衡
费用整体情况:多项费用下降
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为12,940,392.83元,同比减少25.35%,主要系本期内剥离橡塑业务和汽车配件业务人员,相应营销费用减少;管理费用为81,341,927.13元,同比减少38.89%;财务费用为25,108,872.97元,同比减少10.13%,主要因利息较上期减少;研发费用为13,724,291.98元,同比减少61.09%,主要是橡塑业务和汽车配件业务研发费用减少所致。
项目 | 2024年 | 2023年 | 同比增减 |
---|---|---|---|
销售费用(元) | 12,940,392.83 | 17,334,420.55 | -25.35% |
管理费用(元) | 81,341,927.13 | 133,171,962.51 | -38.89% |
财务费用(元) | 25,108,872.97 | 27,937,804.64 | -10.13% |
研发费用(元) | 13,724,291.98 | 35,274,821.20 | -61.09% |
研发投入与人员情况:投入减少,人员大幅缩减
研发投入金额为13,724,291.98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17%,较2023年的3.03%有所上升。研发人员数量从2023年的87人减少至2024年的22人,减少74.71%,占比从13.64%降至7.59%。报告期内,公司出售原有橡塑业务相关子公司,导致研发人员相应剥离。虽然研发投入占比上升,但研发人员的大幅减少可能对公司未来创新能力产生一定影响。
项目 | 2024年 | 2023年 | 变动比例 |
---|---|---|---|
研发投入金额(元) | 13,724,291.98 | 35,274,821.20 | -61.09%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 | 6.17% | 3.03% | - |
研发人员数量(人) | 22 | 87 | -74.71% |
研发人员数量占比 | 7.59% | 13.64% | -6.05% |
现金流波动大,风险需警惕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由正转负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4,641,003.33元,与2023年的86,532,816.78元相比,减少116.92%。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96,035,287.89元,同比减少68.33%,主要系收入同比减少;现金流出小计410,676,291.22元,同比减少64.71%,主要因生产经营支出同比降低。这表明公司经营活动获取现金的能力大幅下降,可能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项目 | 2024年 | 2023年 | 同比增减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 -14,641,003.33 | 86,532,816.78 | -116.9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元) | 396,035,287.89 | 1,250,379,246.28 | -68.3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元) | 410,676,291.22 | 1,163,846,429.50 | -64.7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由负转正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175,356.97元,而2023年为 -446,364,187.97元。现金流入小计94,466,369.12元,同比增加4.92%,主要系本报告期无新增长期资产等;现金流出小计68,291,012.15元,同比减少87.27%,主要因购建长期资产支出减少。投资活动现金流的改善可能是公司调整投资策略的结果,但也可能反映出公司在业务扩张方面的谨慎态度。
项目 | 2024年 | 2023年 | 同比增减 |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 26,175,356.97 | -446,364,187.97 | -105.8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元) | 94,466,369.12 | 90,035,612.71 | 4.9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元) | 68,291,012.15 | 536,399,800.68 | -87.2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由正转负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4,967,620.52元,2023年为305,453,427.00元。现金流入小计119,500,000.00元,同比减少82.76%,主要系本报告期内取得的借款较上期减少;现金流出小计134,467,620.52元,同比减少65.33%,主要因归还借款。筹资活动现金流的变化显示公司融资难度可能增加,且在偿还债务,对资金链管理带来一定挑战。
项目 | 2024年 | 2023年 | 同比增减 |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 -14,967,620.52 | 305,453,427.00 | -104.9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元) | 119,500,000.00 | 693,296,638.27 | -82.76%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元) | 134,467,620.52 | 387,843,211.27 | -65.33% |
风险因素多,发展面临挑战
市场竞争风险
光伏行业发展迅速,产能扩产及技术迭代使公司在商业模式创新、技术研发等方面面临激烈竞争。国际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贸易政策、关税壁垒等因素可能影响公司出口业务。虽然公司致力于研发高效异质结(HJT)光伏组件及电池片,但仍需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以应对市场竞争。
产业链价格波动风险
光伏组件价格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下游需求及政策环境等因素影响,波动较大,直接影响公司产品市场价格和盈利能力,增加经营风险。尽管公司采取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约定价格调整等措施,但仍难以完全消除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
项目实施风险
公司山东和安徽两大生产基地已投产,但达产达销对人才、运营、资金等要求较高。若在项目建设、人才管理和整体运营中达不到预期,将给公司项目实施带来风险。公司虽采取打造企业文化、搭建人才队伍等措施,但仍需有效落实以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技术研发风险
光伏行业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公司若不能及时跟上技术迭代步伐,产品可能被市场淘汰。为保持技术领先,公司需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但这将增加运营成本,且存在研发失败风险。公司在研发投入上需谨慎权衡,确保资源有效利用。
存货减值风险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合理储备”模式,但如果因产品质量、交货周期等因素不能满足客户订单需求,或客户因市场需求波动调整或取消供货计划,可能导致存货无法正常销售,存在减值风险。公司需加强市场行情研究、库存动态管理及订单管理,降低存货减值风险。
资金风险
新能源光伏业务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对公司资金流动性要求高。随着市场开拓、研发投入增加,公司需拓宽融资渠道。但受宏观经济影响,融资政策调整与市场不利因素可能导致公司获得授信批复存在不确定性与延迟性,同时客户端收款延期、到期债务加大,使公司短期内资金风险加剧。公司需加快应收账款回收、优化资金结构、开拓融资渠道,确保资金链稳定。
管理层报酬可观,关注公司治理
董事长报酬:91.26万元
董事长褚一凡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91.26万元。
总经理报酬:104.88万元
总经理雷心跃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04.88万元。
副总经理报酬:情况不一
原副总经理CHIW NYET SEONG(吕日祥)、胡馨斓、张贵明、李森、关欣在报告期内离任,其中张贵明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60.65万元(离任),CHIW NYET SEONG(吕日祥)为9.87万元(离任),胡馨斓为30.02万元(离任),李森未披露具体报酬(离任),关欣为13.5万元(现任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
财务总监报酬:97.99万元
财务总监徐珍英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97.99万元。
总体来看,广东泉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2024年面临着营业收入大幅下滑、净利润亏损、现金流波动等诸多问题,同时还需应对市场竞争、技术研发等多方面风险。公司管理层在报酬方面处于一定水平,如何带领公司改善经营状况,提升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公司后续战略调整及经营改善措施的实施效果。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上一篇:画好同心圆 架起连心桥
下一篇:无人驾驶农机成春耕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