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明芳
没有动手之前,你们说太辛苦太麻烦何不去山里茶农家买。可收到我太阳浸晒、清风亲吻,还落进野蔷薇白色花瓣、棣棠花金色花瓣的手工老鹰茶后,总是迫不及待地煮上,附玻璃杯中琥珀色的汤水图传过来,视作共同饮过。
清明前采制,到底心急了些,粗枝大叶犹如金枝玉叶,一捻便碎。谷雨,下过轻雨,洗去浮尘,“薅”回一筐一筐摊青。第二天,晨曦透过虞美人和芍药花,我们在柴火灶上架生铁锅,第一道杀青火候要大,揉捻手劲要足,三炒三揉之间茶叶不断渗出芳香油,讲究点可堆放发酵。太阳爬上头顶,洋芋地坎上、水泥地坝早已摆好篾笆折、竹簸箕,将茶叶摊开一遍遍翻晒,只需一会儿,黄中带青的叶子便泛出白绒。两个日子,老鹰茶打起卷儿,一碰也会碎,经过夜露的润湿才能盛进土陶的、玻璃的容器。老鹰茶叶熟到正好,六道工序一步不少,后边便煮出你想要的儿时味道。
第一锅茶制毕,七八个姐妹的衣物被汗浇透,嗓子像着了火。昨夜用陈茶煮的老鹰茶水装在青花瓷大壶里,冰凉凉的,大口喝下去,元气升腾。好几年了,我们大的七十,小的也过了四十,聚在一起向老鹰茶故乡野鹿窖嫁过来的邻居学制茶,分享给不在身边的亲人友人,今年,我们自以为基本能出师。正午,茶才全部晒出去,撵着太阳移动篾笆折、竹簸箕,累得我们不再想多说一句话、多走一步路,夕阳的脸跟我们的脸一样红,然后道别各自回家。这几年,谷雨前后,如果不炒茶,我们总有深深的亏欠。如果没有收到我们的老鹰茶,你们是不是也有些怅惘?
今年是学炒老鹰茶的第六年。第六年制茶渐入门道,茶的品质有了突破性提升,赠予你们,充满底气。“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漫漫长长的培育与等候,映山花儿染红的山中,我们的老鹰茶值得珍惜。
春已暮,茶已好,离得近的,手递到手中;离得远的,快递送到家中。填写电话号码和地址之际,一对父母等着给北京的儿子寄一袋新开挖的马尔科洋芋、一盒新晒干的老鹰茶。夏天就要来了,煮一壶老鹰茶冰镇后能清热,一锅马尔科则能稳心。
这些年,种过6株老鹰茶。头次种两株,第一年早春种下,第二年夏天都没冒芽,实在看不下去挖去一株,开挖第二株时发现树干还有青的活力,第三年春天,它居然发出粉红新芽,这株茶真是慢性子。去年冬天和今年春天接着种了几株,有过以前的经历,继续相信只要精心浇灌培育,再难种的树也会发芽。等它们慢慢长成,就不用再到十多公里外的山中摘茶,而是慢悠悠地,一棵一棵地摘,一锅一锅地制,孩子愿意喝毛尖,会有的;老人想带梗的大叶茶,也会有。今年,年轻人关注老鹰茶了,老鹰茶凉饮、甜品小吃、火锅、美容产品陆续出现,因为老鹰茶,老人、中年和青年,谈得拢走得近。
姐妹在老鹰茶传统技艺非遗传习中聚会,完成春天重要的仪式,我为他们拍了一张合影,在外的亲友看了,纷纷说想我们想家乡。照理说,世界给予我们的每一天都标明了价码,那就是渐渐老去。即便这样,我们像老鹰茶树一样从容地老,愈老愈通透,愈老愈沉静,甚至更有力量。
这段日子因为老鹰茶,我显得有点忙,有些快乐。煮一壶新茶,静静地饮下,若无其事地一觉睡到自然醒。巫溪老鹰茶,和所有的老鹰茶一样,不含咖啡因,多喝点能入梦。
姐妹们,明年春天再聚,我们亲手做老鹰茶,摘的摘,炒的炒,揉的揉,晒的晒,饮的饮,恋的恋啊。
(作者单位:重庆市巫溪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