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向日葵大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多项财务指标出现较大变动。其中,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大增5807.14%,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激增7997.47%,这些变化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
营收下滑13.69%,市场表现待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为72,231,172.35元,上年同期为83,692,914.60元,同比下降13.69%。这表明公司在市场拓展方面面临一定挑战,业务规模有所收缩。
项目 | 本报告期 | 上年同期 |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
---|---|---|---|
营业收入(元) | 72,231,172.35 | 83,692,914.60 | -13.69% |
净利润由盈转亏,盈利能力堪忧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30,948.16元,上年同期为551,007.76元,同比下降123.77%,由盈利转为亏损。这一转变反映出公司盈利能力出现较大问题,可能受到营收下滑、成本上升等多种因素影响。
项目 | 本报告期 | 上年同期 |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 | -130,948.16 | 551,007.76 | -123.77% |
扣非净利润降幅达265.72%,主业盈利承压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727,631.25元,上年同期为439,068.86元,同比下降265.72%。这显示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面临较大压力,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较大。
项目 | 本报告期 | 上年同期 |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 | -727,631.25 | 439,068.86 | -265.72% |
基本每股收益大幅下降125%
基本每股收益为 -0.0001元/股,上年同期为0.0004元/股,同比下降125%。这意味着股东每持有一股所享有的收益大幅减少,公司经营状况的变化直接反映在每股收益上。
项目 | 本报告期 | 上年同期 |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0001 | 0.0004 | -125.00% |
扣非每股收益同样下滑明显
由于扣非净利润的大幅下降,扣非每股收益也随之受到影响,虽报告未给出具体数据,但结合扣非净利润变化,可推测其下滑趋势明显,进一步表明公司主营业务盈利水平不佳。
应收账款大幅减少48.18%,资金回笼良好
应收账款为35,223,666.33元,较上年末的67,979,049.18元减少48.18%,主要系上年末的应收款项本期回收所致。这表明公司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取得成效,资金回笼情况良好,有助于改善公司现金流状况。
资产 | 2025年3月31日 | 2024年12月31日 | 变动比例 | 变动原因 |
---|---|---|---|---|
应收账款 | 35,223,666.33 | 67,979,049.18 | -48.18% | 主要系上年末的应收款项本期回收所致 |
应收票据归零,票据风险解除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为0.00元,上年末为2,860,000.00元,减少100.00%,主要因上年末已贴现的附追索权票据在本期到期终止确认所致。这使得公司应收票据相关风险得以解除。
资产 | 2025年3月31日 | 2024年12月31日 | 变动比例 | 变动原因 |
---|---|---|---|---|
应收票据 | 0.00 | 2,860,000.00 | -100.00% | 主要系因上年末已贴现的附追索权票据在本期到期终止确认所致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降至 -0.02%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0.02%,上年同期为0.12%,下降0.14%。该指标的下降反映出公司运用净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减弱,公司整体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有待提升。
项目 | 本报告期 | 上年同期 |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0.02% | 0.12% | -0.14% |
存货跌价准备大增致资产减值损失剧增
资产减值损失为 -889,890.79元,上年同期为 -15,064.67元,同比大增5,807.14%,主要系本期存货跌价准备计提金额同比增加所致。这可能暗示公司存货管理存在问题,存货面临跌价风险,影响公司利润。
项目 | 2025年1 - 3月 | 2024年1 - 3月 | 变动比例 | 变动原因 |
---|---|---|---|---|
资产减值损失(损失以“ - ”号填列) | -889,890.79 | -15,064.67 | 5,807.14% | 主要系本期存货跌价准备计提金额同比增加所致 |
销售费用下降35.39%,营销力度调整
销售费用为4,519,785.07元,上年同期为6,995,687.00元,同比下降35.39%,主要系本期营销费用同比减少所致。公司可能在调整营销策略,减少营销投入,但这可能对未来市场拓展产生一定影响。
项目 | 2025年1 - 3月 | 2024年1 - 3月 | 变动比例 | 变动原因 |
---|---|---|---|---|
销售费用 | 4,519,785.07 | 6,995,687.00 | -35.39% | 主要系本期营销费用同比减少所致 |
管理费用有所下降,运营成本控制
管理费用为7,895,525.42元,上年同期为9,441,858.28元,有所下降。表明公司在管理方面可能采取了成本控制措施,以优化运营成本。
财务费用变化因利息收入减少
财务费用为 -3,383,062.26元,上年同期为 -4,999,114.00元,增长32.33%,主要系本期利息收入同比减少所致。虽然财务费用仍为负数,但利息收入的减少可能影响公司资金收益。
项目 | 2025年1 - 3月 | 2024年1 - 3月 | 变动比例 | 变动原因 |
---|---|---|---|---|
财务费用 | -3,383,062.26 | -4,999,114.00 | 32.33% | 主要系本期利息收入同比减少所致 |
研发费用降低,创新投入调整
研发费用为4,442,561.10元,上年同期为5,674,800.96元,有所降低。公司对研发投入进行了调整,研发投入的减少可能对公司未来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产生影响。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大增308.41%,经营获现能力提升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296,923.31元,上年同期为6,928,601.93元,同比大增308.41%。主要系本期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同比增加所致,显示公司经营活动获取现金的能力增强。
项目 | 2025年1 - 3月 | 2024年1 - 3月 | 变动比例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28,296,923.31 | 6,928,601.93 | 308.4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激增7997.47%,投资规模扩大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45,372,259.11元,上年同期为560,326.26元,同比激增7,997.47%,主要系本期新增短期交易性金融产品及研发投入增加所致。公司投资规模显著扩大,投资风险也相应增加。
项目 | 2025年1 - 3月 | 2024年1 - 3月 | 变动比例 | 变动原因 |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 45,372,259.11 | 560,326.26 | 7,997.47% | 主要系本期新增短期交易性金融产品及研发投入增加所致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化大,融资策略调整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0.00元,上年同期为8,060,000.00元,减少100.00%;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034,883.79元,上年同期为233,812,723.83元,减少99.1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034,883.79元,上年同期为 -225,752,723.83元,增长99.10%。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变化较大,可能在调整融资策略,减少外部融资。
项目 | 2025年1 - 3月 | 2024年1 - 3月 | 变动比例 | 变动原因 |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 0.00 | 8,060,000.00 | -100.00% | 主要系上年同期存在短期借贷业务,本期无同类业务发生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 2,034,883.79 | 233,812,723.83 | -99.13% | 主要系上年同期子公司浙江隆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退回投资款,本期无同类业务发生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2,034,883.79 | -225,752,723.83 | 99.10% | — |
综合来看,浙江向日葵大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2025年第一季度虽在应收账款回收和经营活动现金流方面有积极表现,但营业收入、净利润等关键指标下滑,资产减值损失大增,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激增等问题突出,投资者需谨慎关注公司后续经营策略调整及业绩改善情况。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