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审计署
在祖国的西南边陲,有这样一支审计队伍,他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发扬“老西藏精神”,忠诚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为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审计力量。他们就是仅有8人、平均年龄不满35岁朝气蓬勃的西藏自治区审计厅企业审计处。
2022至2023年,该处连续两年被西藏自治区审计厅评为“先进集体”。2023年,该处实施的1个审计项目荣获西藏自治区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1名干部被西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授予“公务员三等功”,3名青年干部连续3年获评西藏自治区审计厅“优秀审计青年”。今年初,他们被授予“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称号。
深化研究型审计,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企业审计处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把立项当课题研究、把问题当课题研究、把建议当课题研究,以高质量审计成果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对某国有企业开展专项审计调查中,企业审计处加强审前调查研究,深刻认识到该企业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等方面经营决策科学性直接影响公共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将工作重心聚焦到重大投资、决策审批、资金管理等关键环节。他们悉心研究政策法规,系统性搭建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三级政策法规架构,整理归纳相关制度文件,结合以往的典型审计案例,加深对相关政策的理解,做到心中有政策、审计有内核。
审计中,审计组以“决策链—资金流—效益线”为抓手,通过大数据分析、延伸调查等方式,深入揭示了决策不审慎,造成投资建设项目效益低下、大额投资资金面临损失风险等突出问题。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组召开专题研讨会,按照问题性质、产生影响、问题成因对审计发现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构建“问题表现—直接原因—制度缺陷—环境因素”四维分析模型,深入研判问题本质,从改革的思维和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在审计助力下,该国有企业修订招标投标、采购、投资等管理办法,对合同签订、租赁行为、决策审批等进一步明确管理程序,解决了其经营发展中的沉疴顽疾,完善了治理体系。
审计人员讨论审计发现的疑点
聚焦权力规范运行,充分发挥审计独特监督作用
五年来,企业审计处坚持原则、敢审敢严,查真相、说真话、报实情,深入揭示了一系列突出问题,充分发挥了审计独特监督作用。
2023年,企业审计处组织对区属某商贸物流企业领导人员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审计中,审计组以“资金—票据—物流”为主线,调取了该企业相关资金往来记录,收集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出口报关单等关键票据,对接海关获取相关物流信息,综合运用跨部门数据比对、穿透式追踪等方式,发现“资金—票据—物流”逻辑链无法形成闭环,最终锁定疑点交易,揭示该企业相关违法行为。该企业高度重视、积极整改,及时退回税款并缴纳罚金。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作为国有资产管理的“关键少数”,其履职行为直接关系国有企业改革成效和国有资产安全。2021年,企业审计处组织对某区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审计中,审计组以“资金流—决策链—责任制”为主线,对该企业及其子公司金融账户进行核查,重点关注大额金融交易,发现相关问题。随后,审计组倒查相关决策程序,发现该企业领导人员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违规行为。审计发现的问题形成专题报告上报西藏自治区党委审计委员会,主要领导作出批示,相关责任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审计监督作用得到彰显。
发扬“老西藏精神”,共促企业审计高质量发展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是雪域高原的宝贵精神品质。企业审计处干部来自祖国各地,是由汉族、藏族组成的团结战斗集体,他们有的长期扎根西藏,有的是“藏二代”“藏三代”,在奉献边疆中实现人生价值、书写人生华章。“藏二代”“藏三代”心怀西藏、奉献雪域,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到西藏工作,来到父辈奋斗的地方,为建设美丽幸福新西藏贡献力量。当被问及为什么选择扎根西藏、奉献西藏时,他们回答:“刚来西藏时面对高海拔缺氧、寒冷的极端环境,切身感受到高原的苦。但想起了父辈响应‘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调往西藏工作,这不仅是传承,更是信念。”
新时代新征程,企业审计处将聚焦“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紧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重点任务,加大审计力度,以有力有效的审计监督服务保障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文字:赵航
责任编辑:柳爱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