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下滑,市场环境影响显著
2024年,东宝生物(维权)营业收入为884,932,215.88元,相较于2023年的974,512,217.68元,下降了9.19%。从业务板块来看,明胶系列产品及副产品磷酸氢钙收入424,619,014.40元,同比下降30.79%,该板块受外部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医药行业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变化影响,药品价格下降、客户去库存,导致销量减少。而胶囊业务收入366,634,844.00元,同比增长19.05%,主要得益于“新型空心胶囊智能产业化项目”投入生产,产量增加,且出口业务增长。胶原蛋白业务收入55,786,349.18元,同比增长22.65% ,显示出一定的增长潜力。整体来看,公司营收下降,但部分业务板块有增长亮点,公司需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降低市场环境对营收的负面影响。
业务板块 | 2024年营收(元) | 2023年营收(元) | 变动比例 |
---|---|---|---|
明胶系列产品及副产品磷酸氢钙 | 424,619,014.40 | 613,563,772.83 | -30.79% |
胶囊业务 | 366,634,844.00 | 307,962,863.47 | 19.05% |
胶原蛋白业务 | 55,786,349.18 | 45,485,142.57 | 22.65% |
净利润下滑,盈利能力承压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5,982,726.28元,较2023年的119,885,372.42元,下降28.2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9,089,272.16元,同比下降28.17%。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与营收下降相关,同时成本控制等因素也对利润产生影响。从数据可以看出,公司盈利能力面临压力,需要在提升营收的同时,加强成本管理,提高运营效率,以增强盈利能力。
指标 | 2024年(元) | 2023年(元) | 变动比例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85,982,726.28 | 119,885,372.42 | -28.2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79,089,272.16 | 110,104,963.00 | -28.17% |
基本每股收益与扣非每股收益下降
基本每股收益为0.1448元/股,较2023年的0.2020元/股,下降28.32%;扣非每股收益为0.1332元/股(根据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及相关数据计算得出),同样呈下降趋势。这与净利润的下滑趋势一致,反映了公司股东的收益水平下降,公司需努力改善经营状况,提升股东回报。
指标 | 2024年(元/股) | 2023年(元/股) | 变动比例 |
---|---|---|---|
基本每股收益 | 0.1448 | 0.2020 | -28.32% |
扣非每股收益 | 0.1332 | - | - |
费用控制有成效,但仍需关注结构优化
销售费用略有下降
销售费用为18,695,645.02元,相比2023年的19,612,333.51元,下降4.67%。公司在销售费用控制上取得一定成效,可能得益于优化销售策略、提高营销效率等措施。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若要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可能需要在销售投入上进行合理规划,平衡费用控制与市场拓展的关系。
管理费用微降
管理费用为49,965,485.13元,较2023年的51,522,312.40元,下降3.02%。公司在管理费用方面也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这可能得益于内部管理流程的优化、人员效率的提升等。未来,公司可继续加强管理创新,提高管理效能,降低管理成本。
财务费用变化需关注
财务费用为 - 5,391,496.92元,2023年为 - 1,252,959.10元。财务费用减少主要系本期银行借款变化等原因导致。虽然财务费用为负,表明公司利息收入大于利息支出等,但需关注借款结构和市场利率变动对财务费用的影响,合理规划资金,确保财务费用处于合理区间。
研发费用增长,注重创新投入
研发费用为27,361,788.76元,高于2023年的26,100,645.39元,增长4.83%。公司重视研发创新,投入增加有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和拓展应用领域。如公司在明胶高端化应用领域推出代血浆明胶,以及在胶原蛋白新材料应用等方面的研发。研发投入的持续增加,有望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但也需关注研发成果转化效率,确保研发投入能带来实际经济效益。
费用项目 | 2024年(元) | 2023年(元) | 变动比例 |
---|---|---|---|
销售费用 | 18,695,645.02 | 19,612,333.51 | -4.67% |
管理费用 | 49,965,485.13 | 51,522,312.40 | -3.02% |
财务费用 | -5,391,496.92 | -1,252,959.10 | - |
研发费用 | 27,361,788.76 | 26,100,645.39 | 4.83% |
研发投入与人员情况:积极布局未来发展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为38,761,265.26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38%,较2023年的4.27%略有上升。公司持续投入研发,开展多个项目,如超低内毒素明胶制备工艺开发、生物抗菌肽的提取与性质研究等,旨在开发新产品、拓展应用领域,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品牌影响力。这显示公司积极布局未来发展,注重技术创新,但需关注研发项目的风险和收益转化。
研发人员数量与结构变动
研发人员数量为157人,较2023年的138人,增长13.77%。研发人员占比从10.24%提升至11.34%。从学历结构看,本科及硕士学历人员有一定变动,本科人数从51人降至42人,硕士人数从21人降至16人。虽然人员数量增加,但学历结构的变动可能对研发创新能力产生一定影响,公司需关注研发团队建设,确保研发实力的持续提升。
年份 | 研发投入金额(元) | 占营业收入比例 | 研发人员数量(人) | 研发人员占比 |
---|---|---|---|---|
2024年 | 38,761,265.26 | 4.38% | 157 | 11.34% |
2023年 | 41,573,155.78 | 4.27% | 138 | 10.24% |
现金流波动大,经营与投资活动影响显著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大幅下降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9,131,118.11元,与2023年的199,394,288.50元相比,减少65.33%。主要原因包括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较上期减少8,849.96万元,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较上期增加7,847.24万元等。经营活动现金流的大幅下降,可能影响公司的资金周转和日常运营,公司需加强销售回款管理,优化采购策略,改善经营活动现金流状况。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变化及原因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66,051,723.70元,203年为 - 130,410,507.80元。本期处置固定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较上期增加3,383.58万元,但本期收购子公司少数股权支付现金23,200.00万元等因素,导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加。公司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需充分评估投资项目的收益和风险,确保投资活动对公司整体财务状况产生积极影响。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由正转负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8,419,226.51元,2023年为305,869,186.59元。上期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净额44,226.34万元,本期无此类业务,同时本期偿还银行贷款本金、支付利息、分配股利支付的现金共计2,380.88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的变化,反映公司融资策略的调整,公司需合理安排筹资计划,确保资金链的稳定。
项目 | 2024年(元) | 2023年(元) | 变动比例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69,131,118.11 | 199,394,288.50 | -65.3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266,051,723.70 | -130,410,507.80 | -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8,419,226.51 | 305,869,186.59 | -106.02% |
风险与挑战并存,需积极应对
经营管理风险
公司业务规模扩大,对运营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若运营管理不能与业务同步发展,可能面临经营管理风险。公司需优化战略布局,提升管理层战略管理思维,借助数字化系统优化流程管控,强化产品质量管控和服务水平,以应对经营管理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和监管趋严,市场竞争加剧。公司需持续加强技术创新、工艺升级,提高在研项目产业化效率,丰富产品细分种类,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能力,以应对市场竞争。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生产所需原材料价格可能波动,影响生产成本。公司需通过精准研判价格走势、储备优质供应商、优化采购模式等措施,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风险
在建募投项目可能因外部环境、政策、市场需求等变化,存在不能按期建设、延期达产等风险。公司需持续关注项目进展,加强市场拓展和技术创新,确保募投项目实现预期效益。
政策风险
医疗、营养健康行业监管政策调整,可能影响公司发展。公司需加强政策研究,积极参与行业标准修订,强化合规经营和创新能力,以应对政策风险。
管理层报酬:体现责任与激励
董事长王爱国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0.96万元,其主要报酬可能来自关联方。总经理刘芳报酬为74.51万元,副总经理王富荣、刘燕、王刚、杜建光分别为50.99万元、65.49万元、55.44万元、26.09万元,财务总监郝海青为52.97万元。管理层报酬的确定与公司经营情况、履职情况相关,合理的报酬体系有助于激励管理层积极履行职责,推动公司发展,但也需关注报酬与公司业绩的匹配度,确保股东利益最大化。
管理层职位 | 姓名 | 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万元) |
---|---|---|
董事长 | 王爱国 | 0.96 |
总经理 | 刘芳 | 74.51 |
副总经理 | 王富荣 | 50.99 |
副总经理 | 刘燕 | 65.49 |
副总经理 | 王刚 | 55.44 |
副总经理 | 杜建光 | 26.09 |
财务总监 | 郝海青 | 52.97 |
东宝生物2024年在营收、净利润等方面面临下滑压力,现金流波动较大,同时面临多种风险挑战。但公司在研发投入、部分业务板块增长等方面也有积极表现。未来,公司需加强市场开拓、成本控制、研发成果转化以及风险管理,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