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俯瞰宁德时代(贵州)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电池生产制造基地(摄于2024年11月23日)。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石照昌 摄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庭静
黔中无闲石,贵地多宝藏。贵阳市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50余种,铝土矿、磷矿等是主要的矿产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指出,加强矿产资源规划管控和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利用,加快形成一批国家级矿产资源开采和加工基地。
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贵阳贵安以“富矿精开”为关键抓手,紧扣“精确探矿、精准配矿、精细开矿、精深用矿”四个关键环节,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
2024年,贵阳磷及磷化工产业增势强劲,增加值同比增长27.7%,是六大重点产业中增加值增长最快的产业。
用活磷资源 产业基础优势明显
当前,贵阳磷矿资源保有储量15.8亿吨,在全省排名第三。
如何用好磷资源?一直以来,贵阳市委、市政府十分注重磷化工产业的发展。2021年6月,《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提出要聚焦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磷系新材料技术;加快磷化工产业园及项目建设以及扩大磷化工产品出口规模。
2022年1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提出落实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支持贵州加大磷、铝、锰、金、萤石、重晶石等资源绿色勘探开发利用,加快磷化工精细化、有色冶金高端化发展,打造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
国发〔2022〕2号文件的出台,更加坚定贵阳贵安引导和鼓励磷化工产业发展的信心。
开阳县立足“家里有矿”资源禀赋,做好“磷”文章,形成基础磷化工、精细磷氟化工、新能源电池材料等优势产业集群,为千亿级园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息烽县围绕磷(煤)化工在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上持续发力,在强链、补链、延链、固链中找项目、寻突破,不断打通产业链条断点,吸引上下游企业铸链集群发展。
“十四五”以来,贵阳大力发展磷化工产业,通过推动企业向高端化、精细化发展,完成磷化工产业升级,重点打造开阳现代化工园区和息烽县磷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目前,贵阳贵安磷化工企业有54家。
如今的贵阳贵安是全国最大的坑口磷肥生产基地、湿法净化磷酸生产基地、磷矿伴生提取无水氟化氢生产基地;开阳磷化工产业集群获“2024年度贵州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认定。
“链”出新产业 激发经济发展动能
近年来,贵阳贵安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风口”期,从低附加值的化工原料产业逐步转为高附加值的精细磷化工、新能源材料产业,着力构建现代化工产业体系。
在上游,贵阳贵安布局开磷有限、丰源磷矿、高山矿业、政立矿业、息烽磷矿、双阳磷矿等一批磷矿开采重点企业,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原材料基础。
在中游,贵阳贵安围绕磷系电子级产品、磷系助剂、磷系材料、磷系药类、磷系肥料等领域,开展对磷酸、黄磷等原材料的进一步精细加工,生产包括湿法净化磷酸、高端磷肥、磷系正极材料等精深加工产品。
在下游,贵阳贵安磷相关产品主要应用在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制造、农业、日用化工等领域。
磷矿资源的价值不在“挖矿卖矿”,而在“链”上创新。
《贵州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规划(2022-2030年)》提出“一核两区”产业发展格局。其中,贵阳贵安是全省“一核两区”产业空间布局中的“一个核心”,着力培育打造新能源电池及配套产业集群,培育壮大磷系、氟系电池材料产业带。
4月3日,贵州聚力生化工有限公司开阳项目年产10万吨氢氧化钾项目建成投产,这是贵州首条氢氧化钾生产线,填补了我省在高端精细磷酸盐领域的空白。
贵州磷化集团磷矿及其共伴生资源绿色高效开发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在全球首创磷矿伴生氟回收生产无水氟化氢技术,颠覆过去从不可再生的萤石矿中提出氟资源的技术路线,让我国成为全球率先实现从磷矿中回收氟资源生产无水氟化氢产业化的国家。
顺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贵阳贵安布局动力电池建设,依靠招商引资以及本地企业集群,建成宁德时代电池制造基地、开阳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园等,完善未来磷化工产业下游应用市场,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目前,贵阳贵安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已初步形成原材料—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配套辅材等主要材料—电池生产—电池应用和电池回收较为完整产业链。
随着产业链日益完善,经济发展动能澎湃。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贵阳新兴工业产品产能释放,汽车产量同比大幅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3127.9%,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增长123.2%。
招引领先企业 奋力打造产业集群
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是“富矿精开”的根本出路。
宁德时代是全球知名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制造企业。自宁德时代贵州基地项目启动以来,先后带动多家供应链企业落地贵州及贵安新区,形成了矿产资源板块、新能源电池及材料板块、绿能板块、终端业务板块四大板块战略布局,不断完善从电池材料研发到整车制造的完整产业链条。
抢抓“电动贵州”建设机遇,贵阳贵安陆续吸引吉利汽车、宁德时代、比亚迪、中车时代、中科电气等新能源产业的龙头企业落地,逐步形成从电池材料研发到整车制造的产业链。
现在,国内每三辆磷系电池新能源汽车中,有一辆就装载着“贵州磷”。独特的资源优势,让贵阳贵安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2025年贵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贵阳磷及磷化工产值达430亿元。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要推动‘磷资源’全产业链开发利用,就要通过补短板、锻长板、育新板,促进贵阳形成磷化工完整产业链条,打造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产品体系,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核心竞争力。我们将重点发展工业及食品级磷酸、黄磷精深加工、高附加值精细磷酸盐、水溶肥等新型高效磷肥品种,基于氟资源回收及精深加工含氟新材料,构建以新型功能磷复肥为基础,以高端精细磷化工为特色,精细磷、氟产业链相互耦合的发展格局。”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说。
下一步,贵阳贵安将依托磷矿、湿法净化磷酸、无水氟化氢等原料资源优势,通过内培外引加快发展磷化工产业,实现磷化工产品就地加工、就地转化、就地增值,打造全国知名精细磷化工产业集群。加快磷化工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转型,大力发展磷系电子级产品、磷系助剂等,提高磷化工产品附加值,不断壮大精细磷化工产业。积极关注磷系材料、磷系药类生产企业,提升磷矿共伴生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率,拓展磷化工产业精细化产品体系。
(《贵阳贵安奋力书写磷产业大文章》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下一篇:艺海同泛舟 家舍传妙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