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国有大行东部地区分行反映,3月该行个人住房贷款发放量较上年同期大体翻了一番,提前还款的情况也有较大缓解。
消费贷款增势向好,也对近期贷款增长有支撑作用。近期,金融系统助力提振消费,在保证商业可持续性的基础上,银行加大了消费贷款投放力度。
“还原地方债务置换因素影响后贷款增速更高。”分析人士表示,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4%,这一增速已经处于较高水平。但考虑地方债务置换因素的影响后,据市场调研初步估算,对应置换的贷款约有1.6万亿元,还原后人民币贷款增速超过8%,信贷对实体经济的实际支持力度,比统计数据显示的还要高。
财政政策靠前发力
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继续提升
“3月,M2增速基本稳定,M1增速上升较多,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加快。”分析人士表示。
数据显示,3月末,M2余额326.06万亿元,同比增长7%,与上月持平;M1余额1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6%,比上月末高1.5个百分点;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22.96万亿元,同比增长8.4%,比上月末高0.2个百分点。
分析人士表示,社会融资规模的“大头”,通常是贷款和政府债券。3月除了贷款外,政府债券也增长较快,同样带动了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继续提升。
3月政府债券新增近1.5万亿元,同比多增近1万亿元。分析人士称,特别是用于置换隐性债务的特殊再融资债券,维持了较快的发行节奏。近期,财政部明确将发行首批5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预计未来还可以撬动4万亿元信贷增量。
“近期,宏观政策协同效应明显增大。除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也发挥了关键作用。”分析人士表示,今年以来,财政政策靠前发力,政府债券发行和财政支出节奏明显加快,多地重大项目也在加速落地,这些最终都体现为实实在在的实体经济需求,带动信贷加快增长。
贷款利率保持低位
下阶段金融总量增长有支撑
在金融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结构上也出现了不少亮点。3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4.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4.80万亿元,同比增长9.3%,以上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贷款利率则继续保持在历史低位。3月,新发放企业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30%,比上年同期低约45个基点;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60个基点。
展望未来,下阶段金融总量增长仍有支撑。分析人士表示,尽管4月是传统的信贷“小月”,叠加当前外部冲击加剧的影响,预计部分企业的有效信贷需求可能回落。但考虑到我国经济具有强大的韧性,各方面还会继续保持有力度的政策支持,助力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金融部门也在多方施策、稳固支持力度,支持挖掘国内有效需求,促进金融总量合理增长。
下一篇:大张旗鼓加税 偷偷摸摸豁免